文档详情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学业水平数学试题模拟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5-03约5.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学业水平数学试题模拟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对称轴与准线的交点为,为上任意一点,若,则()

A.30° B.45° C.60° D.75°

2.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9,若点,则的最大值为()

A.3 B.6 C.9 D.12

3.已知向量,,若,则()

A. B. C.-8 D.8

4.已知条件,条件直线与直线平行,则是的()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若复数z满足,则()

A. B. C. D.

6.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7.某装饰公司制作一种扇形板状装饰品,其圆心角为120°,并在扇形弧上正面等距安装7个发彩色光的小灯泡且在背面用导线相连(弧的两端各一个,导线接头忽略不计),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0厘米,则连接导线最小大致需要的长度为()

A.58厘米 B.63厘米 C.69厘米 D.76厘米

8.如图所示,网络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2 B. C.6 D.8

9.函数(),当时,的值域为,则的范围为()

A. B. C. D.

10.定义: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解之和.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 B. C. D.

12.将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是“是偶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两点,,若直线上存在点满足,则实数满足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在三棱锥中,,,两两垂直且,点为的外接球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15.若存在直线l与函数及的图象都相切,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6.已知实数x,y满足(2x-y)2+4y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矩阵,,若矩阵,求矩阵的逆矩阵.

18.(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2)的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求边上的高的最大值.

19.(12分)已知函数

(1)若,不等式的解集;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2分)设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2.(10分)记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直线的斜率为1,当直线过点时,.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交于点,,求直线的斜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如图所示:作垂直于准线交准线于,则,故,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作垂直于准线交准线于,则,

在中,,故,即.

故选:.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中角度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

2.C

【解析】

分析: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9求出,然后分析平面区域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即求出边界线的交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得最大值.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则,所以平面区域的面积,

解得,此时,

由图可得当过点时,取得最大值9,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形式,判断z的几何意义,之后画出一条直线,上下平移,判断哪个点是最优解,从而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求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