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放鞭炮——描边的使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docx
第4课放鞭炮——描边的使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4课放鞭炮——描边的使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本课以“放鞭炮——描边的使用”为主题,结合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描边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图像编辑能力。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描边技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将通过学习描边工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锻炼计算思维,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表达。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已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鼠标、键盘的使用,以及简单的文档编辑等。但在图像处理方面,学生之间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描边工具的使用不够熟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观念正在形成中,对图像的美感和细节处理有一定敏感性。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认真听讲,但独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强,乐于分享和互相帮助。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
1.在知识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有利于快速理解描边工具的使用方法。
2.在能力层面,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图像编辑技巧,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3.在素质层面,学生需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审美鉴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在行为习惯上,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应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及配套的电子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描边工具使用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演示和辅助教学。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有绘图软件,如Photoshop或类似工具。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1.播放春节放鞭炮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放鞭炮的寓意吗?它代表了什么?”
用时:2分钟
2.引导学生讨论鞭炮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用时:3分钟
3.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用电脑制作一个电子鞭炮,你们觉得需要哪些工具和技巧?”
用时:2分钟
【讲授新课】
1.介绍描边工具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展示操作步骤。
用时:5分钟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描边工具进行图像编辑,强调重点操作技巧。
用时:8分钟
3.分步骤讲解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鞭炮,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用时:10分钟
【巩固练习】
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制作一个电子鞭炮。
用时:10分钟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用时:5分钟
3.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优缺点。
用时:5分钟
【课堂提问】
1.提问:“使用描边工具制作电子鞭炮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用时:2分钟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点。
用时:3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
1.教师提问:“在制作电子鞭炮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用时:2分钟
2.学生分享经验,教师点评并鼓励。
用时:5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描边工具,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作电子鞭炮?”
用时:2分钟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介绍相关工具。
用时:3分钟
【核心素养能力拓展】
1.教师提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更有创意的电子鞭炮?”
用时:2分钟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意设计。
用时:5分钟
3.各组展示创意设计,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用时:5分钟
【总结与作业布置】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描边工具的重要性。
用时:2分钟
2.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电子鞭炮,并尝试使用其他工具进行创新。
用时:1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技术概述: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技术要点: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描边工具的使用方法
-图像修饰与美化技巧
3.技术应用:
-电子鞭炮的设计与制作
-创意图像编辑实例分析
4.技术拓展:
-图像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