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发布:2025-04-29约6.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野望》)

(4)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答谢中书书》)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溃退(kuì)要塞(sài)遗嘱(zhǔ)

B.颁发(pān)轻盈(yínɡ)默契(qì)

C.桅杆(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

D.由衷(zhōnɡ)翘首(qiào)镌刻(juā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他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这个物理学家喜出望外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起辅助作用。

B.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有自传和他传之分。但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D.《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作者王维,字摩诘,有“诗魔”之称,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诗歌鉴赏

(★★★★)5.古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作者李白,字_______,与_______合称为“李杜”。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第二幅是水中映月。

D.尾联“送”字用的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文言文阅读

(★★★)6.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②。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③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④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②颖悟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③辄:就。④剧饮:痛快喝酒。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与之同游清泉寺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往求疗

C.书不数字/答谢中书书

D.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结合甲文文意,任选一个方面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的表现。

(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