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课件.ppt

发布:2025-04-30约6.28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

何谓化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通过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措施。2

肿瘤化疗的基本形式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研究性化疗3

化疗前的准备一、评估病人化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明确诊断2.机体功能状态正常3.无化疗禁忌症二、病人及家眷的准备1.病人及家眷的健康教育2.对病人血管状况评估4

化疗前的准备三、理解化疗疗程及疗效评估1.周期从用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一般21或28天为一周期。2.疗程一般持续2-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多数疗程为4-6周期。5

化疗前的准备3.实体瘤疗效评价原则(1)完全缓和CR-所有靶病变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和PR-靶病变最大直径之和缩小≥30%维持4周(3)进展PD-靶病变最大直径之和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4)稳定SD-靶病变变化处在部分缓和和进展之间6

化疗前的准备实体瘤化疗后到达CR或PR,是病变有效控制的指标。肿瘤有关症状如疼痛、发热等明显减轻或消失,病人状况好转,生活质量提高,也是肿瘤控制的体现。7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对细胞增

殖周期作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群的各期细胞作用快而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随剂量增长而加强,多采用间歇大剂量代表药: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卡莫司汀),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多柔比星、博来霉素)。8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对细胞增

殖周期作用周期特异性药物:仅作用于细胞周期中某一时相的细胞作用弱且疗效缓慢用药到达一定剂量后再增长剂量也不能增长疗效多采用缓慢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9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影响核酸(RNA/DNA)生物合成的药物,作用于S期。直接破坏DNA并制止其复制的药物,如烷化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干扰转录过程制止RNA合成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多柔比星等。10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长春碱类(克制解聚)、紫衫类(克制聚合)、三尖杉碱等。影响激素平衡发挥抗癌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11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烷化剂代表药-氮芥、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洛莫司汀等。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强。重要毒副作用是骨髓克制、迟发型毒性反应。1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抗代谢药代表药-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FUDR)、阿糖胞苷(Ara-C)、6-硫代嘌呤等。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重要作用于S-期。毒副作用是时间依赖性毒性,重要为黏膜炎。13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植物碱类(一)长春碱类代表药-长春新碱(VCR)、长春碱(VLB)、长春地辛(VDS)、长春瑞滨(NVB)。能制止微管蛋白聚合和形成(M期)。剂量限制毒性为周围神经毒性。14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二)三尖杉酯碱(三)靛玉红及其类似物(四)表鬼臼毒类药物(五)喜树碱类-羟喜树碱、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酶克制剂,具有周期特异性。剂量限制毒性为严重腹泻。(六)紫杉醇、多西他赛15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抗生素类代表药-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广。其中蒽环类具有心脏毒性,BLM可致肺纤维化和骨髓克制。16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激素类-通过变化体内内分泌环境导致某些肿瘤消退。(一)雄激素类/抗雄激素类丙酸睾酮、氟他胺、尼鲁米特,治疗前列腺癌。17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二)雌激素类/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及克制雌激素合成的药物己烯雌酚用于晚期前列腺癌及乳腺癌起到姑息疗效。他莫昔芬(三苯氧胺)通过克制雌激素的合成来治疗乳腺癌。18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三)孕酮类-甲地孕酮,治疗乳腺癌,另尚有增长体重、抗恶病质的作用。(四)促性腺激素释放素同类物(五)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克制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取决于肿瘤对激素的依赖性,起效较慢,毒性较小。重要用于淋巴瘤、白血病。19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老式的分类其他顺铂(DDP)、卡铂、奈达铂等。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重要毒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克制。20

化疗药物给药途径和措施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口服给药腔内化疗鞘内化疗给药动脉内化疗给药21

化疗药物给药途径和措施-静脉给药为最常见的给药措施先用NS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针头在血管内。给药前、中、后注意评估血管及局部状况,倾听病人主诉,如局部有无刺痛、烧灼感等。如怀疑化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