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复习题.docx
建筑制图复习题
选择题
1.图纸的幅面的基本尺寸共有()种。
A.3
B.4
C.5
D.6
答案:C。图纸幅面的基本尺寸有A0、A1、A2、A3、A4共5种。
2.点A的正面投影反映()坐标。
A.X、Y
B.Y、Z
C.X、Z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正面投影即V面投影,点的正面投影反映X、Z坐标。
3.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为()。
A.90°
B.120°
C.135°
D.150°
答案:B。正等轴测图的三个轴间角均为120°。
4.已知直线AB的正面投影积聚成一点,则直线AB为()。
A.正平线
B.侧垂线
C.正垂线
D.铅垂线
答案:C。当直线的正面投影积聚成一点时,该直线为正垂线。
5.剖面图和断面图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剖面图是体的投影,断面图是面的投影
B.剖面图比断面图多画出剖切平面后形体的投影
C.断面图常用图例线表示材料
D.以上都是
答案:D。剖面图是体的投影,要画出剖切平面后形体的投影;断面图是面的投影,常用图例线表示材料,这都是它们的区别。
填空题
1.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和()。
答案: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在工程制图中,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是常用的两种投影法。
2.平面的投影特性有()、()和类似性。
答案:真实性、积聚性。平面投影的三种特性为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
3.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和综合型。
答案:叠加型、切割型。组合体组合形式主要有叠加型、切割型以及两者都有的综合型。
4.建筑平面图一般包括()平面图、()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
答案:底层、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常见的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
5.尺寸标注由()、()和尺寸数字组成。
答案: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三要素组成。
判断题
1.斜投影法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
答案:错误。斜投影法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正投影法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
2.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同名投影一定平行。()
答案:正确。根据平行投影的性质,空间两直线平行,其同名投影一定平行。
3.正等轴测图的轴向伸缩系数都相等,且为0.82。()
答案:错误。正等轴测图的轴向伸缩系数都相等,理论值为0.82,实际绘图时取1。
4.全剖面图适用于外形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形体。()
答案:正确。全剖面图是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全部剖开后得到的剖面图,适合外形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形体。
5.建筑立面图只能按朝向命名。()
答案:错误。建筑立面图可以按朝向命名,也可以按首尾轴线命名。
解答题
1.简述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答案: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真实性:当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
类似性: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但长度缩短;平面的投影为原图形的类似形,面积变小。
2.如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答案: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分析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关系。
选择主视图: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各基本体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绘制底稿:按照形体分析的结果,逐个画出各基本体的三视图,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关系。
检查、加深:检查底稿,修正错误和遗漏,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型加深图线。
3.简述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区别:
概念不同:剖面图是假想用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开,移去介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对剩余部分所作的正投影图;断面图是假想用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开,仅画出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图形。
表达内容不同:剖面图除了画出断面图形外,还需画出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部分;断面图只画出断面的形状。
联系:
都是为了表达形体内部结构而采用的图示方法。
绘制时都需要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
4.建筑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建筑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表明新建区域的地形、地貌,如等高线、河流、池塘等。
标注测量坐标网、坐标值或建筑基线和基线点的位置及编号。
绘出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外形、层数等,并标注其定位尺寸。
注明原有建筑物、拆除建筑物的位置或范围。
表示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的位置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