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疗要点 (1)PPT课件.pptx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疗要点202X汇报人:XXX2025.4
CONTENT目录定义与诊断标准01早期识别与评估02治疗策略03治疗流程与管理04预后与预防05
定义与诊断标准01202X
脓毒症定义脓毒症是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全身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方面。脓毒性休克定义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合并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更高。
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以及血乳酸浓度2mmol/L。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定义
对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当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较基线上升≥2分可诊断为脓毒症。
SOFA评分包括意识、呼吸、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六个方面,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程度。SOFA评分标准由于SOFA评分较为复杂,急诊临床上多使用快速SOFA(qSOFA),即收缩压≤100mmHg、呼吸频率≥22次/min、意识改变三项标准中的至少二项以识别脓毒症患者。
qSOFA评分简单易行,适用于急诊科快速筛查脓毒症患者,但不能替代SOFA评分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qSOFA评分标准脓毒性休克的诊断需在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以及血乳酸浓度2mmol/L。
诊断脓毒性休克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如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早期识别与评估02202X
早期识别的意义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期识别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有助于及时启动治疗流程,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早期识别的难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
临床医生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认识不足,缺乏早期识别的意识和经验。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脓毒症患者常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
脓毒性休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持续性低血压、皮肤花斑、少尿或无尿等严重循环衰竭的表现。常见临床表现对于疑似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血培养等。
利用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手段,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感染部位。评估方法除了SOFA评分和qSOFA评分外,还可使用其他评估工具如PIRO评分系统,从易感因素、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和器官功能障碍四个方面对脓毒症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识别和评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评估工具临床表现与评估
治疗策略03202X
复苏策略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应遵循四个阶段:复苏、优化、稳定和去除。
复苏阶段旨在纠正休克,维持基础生命支持;优化阶段需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稳定和去除阶段则需要开始维持液体负平衡以消除液体过负荷状态。复苏液体种类晶体液是复苏治疗的首选液体,其中生理盐水(NS)较为常用,但需注意其潜在的不良反应。
在需要大量晶体液复苏时,可考虑联合输注白蛋白,白蛋白除具有扩容作用以外,还具有抗氧化、稳定高蛋白结合抗生素血药浓度等作用。复苏目标液体复苏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和氧合,使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中心静脉压(CVP)在8-12mmHg之间,尿量≥0.5ml/(kg·h)。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应动态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010203液体复苏
对疑似脓毒性休克或脓毒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在明确诊断的1h内立即开展抗感染治疗。
延迟抗生素使用时间与院内病死率的增加显著相关,每延迟1h给药,病死率风险呈线性增加。在治疗初期,可考虑使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大部分潜在的致病微生物。
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微生物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部位进行个体化调整。使用抗菌药物前,应留取相应部位的病原学标本,获取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后应转为目标治疗。
在明确微生物或感染好转后,再考虑降阶梯治疗,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抗生素使用时机经验性抗生素选择病原学检查与降阶梯治疗010203抗感染治疗
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2021版SSC指南中将去甲肾上腺素推荐为升压药物的首选,同时提醒在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的心律失常风险。
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改善组织灌注。联合用药对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达到0.25~0.5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