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工作制度及流程.docx
患者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工作制度及流程
工作制度
1.留观指征明确
患者符合以下情况可考虑留观:病情复杂或诊断不明,短时间内不能确诊需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者;病情较重但暂时不需要住院,在门诊处理困难,需在留观室进行系统治疗和观察,如高热、剧烈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未明确病因者;病情好转但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离院后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有潜在危险,如轻度外伤缝合后需观察伤口情况、输液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等;突发疾病但病情相对稳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如心律失常、轻度脑血管意外等。
2.医护人员配备与职责
留观室应配备足够数量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医生应定时查房,一般每2-3小时对留观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询问症状变化、进行体格检查、查看辅助检查结果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应加强巡视,每30分钟至1小时巡视一次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输液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饮食、起居,保持病房整洁等。
3.病历书写规范
医生要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留观病历。病历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诊疗计划等。每次查房后要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检查结果、治疗调整情况等。护士要做好护理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用药情况、特殊护理措施等,记录要客观、真实、及时。
4.感染防控要求
留观室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地面等,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或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医疗废物要按照分类收集、密封转运、集中处理的原则进行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诊疗操作前后等都要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
5.沟通与告知义务
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详细解释留观的原因、目的、可能的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等。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前,要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对于病情较重或有潜在危险的患者,要随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工作流程
1.患者接诊与评估
患者到达留观室后,护士首先要热情接待,安排患者到合适的床位休息。同时,快速询问患者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等,并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医生随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初步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符合留观指征。
2.留观登记与病历书写
确定患者留观后,护士要为患者办理留观登记手续,包括填写留观病历首页、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等。医生要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小时)完成留观病历的书写,明确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
3.治疗与观察
根据诊疗计划,护士要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如输液、给药、吸氧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输液是否通畅等。医生定时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护士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为医生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
4.病情变化处理
如果患者在留观期间病情出现变化,护士要立即通知医生。医生要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要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办理住院手续;如病情好转符合离观标准,医生要开具离观医嘱,护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离观指导,包括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患者入院工作制度及流程
工作制度
1.入院标准严格
只有符合以下情况的患者方可办理入院:诊断明确且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者,如各类手术患者、需要系统化疗的肿瘤患者等;病情严重,需要住院进行密切监护和治疗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会诊协作治疗者,如疑难罕见病患者。
2.入院手续办理规范
患者或家属持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书到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入院处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住院押金的缴纳方式、金额及住院相关规定,如探视时间、病房管理制度等。
3.病房准备充分
病房护士在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要根据患者病情和性别安排合适的床位。准备好床位单元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确保干净整洁。同时,要准备好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如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常用抢救药品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
4.患者评估全面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在1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等。医生要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医患沟通到位
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住院期间的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