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docx

发布:2025-04-30约2.35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邓稼先,这位共和国的元勋,在新中国核事业的征程中,担当着无可替代diàn基者角色。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与zhì友们并肩作战,昼夜不息地投身研究。许多鲜为人知的日夜,他都在默默耕耘,面对重重困难至死不懈。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核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其事迹可歌可泣,虽然曾经因为工作性质隐姓埋名,但其所取得的成就,让他成为的民族英雄。如今,邓稼先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奋勇前行。

(1)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diàn基者

②zhì友

(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给文中加线字注音。

鲜为人知

②根据语境,在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文中横线处:(无怨无悔当之无愧)

2.(3分)对下列加线词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A.介词连词助词动词

B.动词连词介词名词

C.副词连词介词动词

D.副词连词助词名词

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①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②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③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④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4.(8分)古诗文默写。

(1)思乡念亲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内容。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篇,穿越千年时光,依旧能精准地拨动我们的心弦。“①,②”(《木兰诗》),木兰推辞掉尚书郎,回到故乡的怀抱,那里有她的亲人,有她熟悉的一切,这份急切归乡的心情,质朴而浓烈。“③,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悠扬的笛声传来《折杨柳》的曲调,漂泊在外的游子们,谁能不被勾起对故乡的思念呢?“⑤,⑥”(岑参《逢入京使》),岑参在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仓促间没有纸笔,只能恳请使者给家人捎个平安口信,这简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对亲人深深的牵挂。古代诗人们用这些诗句,将思乡念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后人也能深切感受到那份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

(2)读“⑦,⑧”(《竹里馆》),可以感悟王维与明月相伴、与自然对话的高雅情趣。

5.(6分)“天下家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某中学七(1)班开展“天下家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3分)在诗歌朗诵会上,李明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璇同学接着朗诵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要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

(2)(3分)活动中,有位同学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请你修改上联,使其工整。

上联:回忆峥嵘岁月,山川都在悲哀低吟,漫长的黑夜何时能到尽头

下联:看锦绣大地,江河歌唱,喜气洋洋

二、名著阅读(5分)

6.(5分)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2分)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祥子是作者笔下一个下层劳动者形象。祥子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黄包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的女儿。

(2)(3分)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7.(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景润:永远纯真的数学巨人

沈世豪

①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任教,后来又被调到厦大数学系资料室工作。重回厦大的陈景润,除了日常工作,就是夜以继日地驰骋于学术的天地里,生活被他简化得只剩下两个字:数论。他将几乎耗尽心血的成果,写成了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华罗庚认真审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