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docx
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相关性
C.持续经营
D.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C。持续经营是会计基本假设,不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
2.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其计提折旧,遵循的是()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重要性
答案: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企业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看企业能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按自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3.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答案:A。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经营租入设备企业不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计划购买设备不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4.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现收现付制
D.现金收付制
答案:B。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5.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案:B。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企业资产核算和反映的是()。
A.融资租出的设备
B.融资租入的设备
C.经营租出的设备
D.准备处置的设备
答案:A。融资租出设备,企业已不拥有控制权,不符合资产定义,不应作为企业资产核算;融资租入设备、经营租出设备、准备处置设备企业都拥有控制权或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应作为资产核算。
7.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答案:A。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8.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A.资产
B.所有者权益
C.负债
D.费用
答案:D。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要素内容的是()。
A.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C.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D.营业外收入
答案:D。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营业外收入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不属于收入要素内容。
10.企业的存货由于计量、收发错误导致的盘亏,由企业承担的部分应作为()处理。
A.营业外支出
B.其他业务支出
C.坏账损失
D.管理费用
答案:D。存货由于计量、收发错误导致的盘亏,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
1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投资收益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答案:B。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
12.某企业2023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万元,按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25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2025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A.10
B.20
C.30
D.40
答案:B。该专利权每年摊销额=100÷10=10(万元),2023-2025年累计摊销额=10×3=30(万元),账面价值=100-30=7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70-60=10(万元)。
1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是以()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B。只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的固定资产才可以在使用年限内合理计提折旧。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
A.房屋建筑物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C.运输工具
D.机器设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