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人与自然: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增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讲解不同生物如何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例如沙漠植物和海洋生物的适应性特点。
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等如何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释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以及这种平衡的重要性。
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探讨如何在人类活动中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生态系统破坏。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深入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例子。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看法。
3.开展角色扮演,模拟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角色,体验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4.实施实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变化。
5.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复杂生态系统理解的教学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地球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家园,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3.老师总结:是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新课讲授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老师讲解: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b.学生举例:如沙漠植物耐旱、海洋生物适应盐水环境等。
c.老师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a.老师讲解: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等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b.学生举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死亡等。
c.老师总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老师讲解: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学生举例: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c.老师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a.老师讲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c.老师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关注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
三、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
a.老师分配角色:学生扮演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b.学生表演:模拟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实验探究
a.老师讲解实验步骤: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的生长变化。
b.学生分组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c.老师点评: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回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老师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课后作业
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更多例子。
2.调查家乡的生态环境,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报告。
3.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如沙漠植物的抗旱性、水生生物的浮力适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