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

发布:2025-04-26约3.9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化诊断内镜技操作范

术规

第一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二节胶囊内镜检查.

第三节乙状结肠镜检杳

第四节结肠镜检查.

第五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

第六节超声内镜检杳

第七节胆道镜检查.

一、经口子母胆道镜检查.

、胆道镜检.

二查

第八节经口胰管镜检查

第九节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第十节急诊内镜检查

第十一节术中内镜粒查.

第十二节色素内镜检查.

第十三节老年人内镜检查

第十四节推进式小肠镜检查.

第一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壶腹至降段的黏膜形态及病

变,如有病变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诊断。

【适应证】

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

暧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2.上消化道钢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银餐检查结果不符者。

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

4.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

5.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医)的普查。

6.须做内镜治疗者。

【禁忌证】

1.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2.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3.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

1.器材内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

剂、各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

2.技术准备

(1)T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杳禁忌

证、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等。

2()向患者说明检查FI的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

3()木前禁食6A8h。已做银餐检查者须待领剂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幽门

梗阻患者应禁食必要时术前洗胃。最好排空大小便。

4()咽部麻醉:检查前15min用2%〜4%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喷雾或口含,

也可含服麻醉祛泡糊剂、有麻醉过敏史者可不用麻醉。

⑸不必常规应用镇静剂、解建剂,对个别精神紧张或胃肠蠕动强者可在检

查前15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或丁浪东黄蓉碱10mg。或行清醒镇静麻醉

(6)术前常规检查各项器材是否齐备。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体位

(1)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

(2)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宜取出,松解领口和裤带,轻轻咬住牙垫。

2.插镜

(1)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在距离镜端20cm

处持镜,使镜面对准患者舌根部,将镜端自牙垫中插至咽沿壁,左手调节旋钮方

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喉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用暴

力硬插。

(2)双手法:少数患者不能有效做吞咽动作,或单手法插镜困难时,可用双

手法插镜。先将牙垫套于镜身,用左手示指试探患者咽喉部,右手持镜端送入口

腔(务必使镜面方向或先端部弯曲弧度与舌根部相平行)。在左手示、中二指中间

将镜插至咽喉部。如有阻力,应调整插镜方向,切忌强行通过。

3.胃镜检查次序插镜后,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

察食管、贲门、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次从十二指肠、胃窦、

胃角(低位翻转)、胃体、胃底贲门(高位翻转)、食管退出,依次顺序全面观察,

应用旋转镜身,屈曲镜端等方法,观察上消化道全部,如黏膜色泽、光滑度、黏

液、蠕动及内腔的形状等,如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质、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

并进行摄影、活检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