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案例教程》教案 第8课 Spring数据库编程(2).pdf
课题Spring数据库编程(2)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事务的特性,以及Spring事务管理的基本思想
(2)了解Spring事务管理的核心接口
(3)掌握基于XML和注解的声明式事务管理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使用基于XML和注解的方式实现声明式事务管理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Spring事务管理,培养逻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Spring事务管理基本知识,Spring事务管理的核心接口,声明式事务管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基于XML和注解的声明式事务管理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
前任务
课前任务请同学们上网查找在Spring中操作数据库时,事务的概念。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第四章我们已经讲过实现SpringAOP的方法有两种:基于XML的AOP实现和基于注解的AOP
问题导入
实现,那么Spring的声明式事务管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讲解Spring事务管理概述,Spring事务管理的核心接口,声明式事务管理
一、Spring事务管理概述
✈【教师】讲解事务的概念,事务的4个特征,Spring对事务的支持
事务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的,如MySQL,用于确保应用程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了保证事
务是正确可靠的,在数据库进行写入或更新操作时,需要表现出事务的4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
离性和持久性,简称为ACID特性。
(1)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在中间
传授新知
某个环节结束。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
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
(2)一致性(consistency):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
(3)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其数据进行写入和更新,隔离性可以防
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1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后面的其他操作和故障都
不会对数据有任何影响,即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课堂问答】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上述讲解,请同学们总结归纳Spring事务管理的基本思想。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Spring借助IoC容器强大的配置能力,为事务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支持。Spring推荐使用声明式事务
管理,它的基本思想是AOP技术和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