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高效复习 - 学生版.docx

发布:2025-04-27约2.3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

单元高效复习

【核心速记】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及划分的主导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界线划分的

主导因素

北方与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气候

(或气温、降水)

北方与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降水

青藏与其他地区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

(或地形)

3.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5.北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与城市职能关系:

【真题演练】

考点一中国的地理差异

1(2024·怀化学业考节选)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2024年12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材料二下图为2024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图。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大致以种植业为主,以西大致以为主。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的是(填序号)。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的天然林区,该地区植被丰茂,人烟稀少,有利于东北虎豹栖息。

(4)哈尔滨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国家公园度假,乘坐高铁下车后他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他家乡(高或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5)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下图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考点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

(2024·苏州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2~4题。

2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3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4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考点三东北三省

5(2024·江西学业考)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状况开展了调查活动,根据他收集的图文资料及撰写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图1示意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

(1)甲、乙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地。

(2)东北地区(土壤类型)广布,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400mm,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4)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四黄土高原

(2024·临沂学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图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6、7题。

6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洪涝灾害——修拦河坝

7黄河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禁止引用黄河水灌溉

B.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C.加强流域用水统一调度管理

D.加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考点五北京

(2024·怀化学业考)读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完成8、9题。

8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B.水资源丰富

C.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D.多侨乡,可以吸引海外投资

9北京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其核心优势是 ()

A.外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驻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