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 .pdf

发布:2025-04-27约4.0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C的是(D)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解析: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大约在36.7°C;我国江南冬天有时也会下雪,显然23°C过高;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C;我们感到春季和秋季气温比较舒适,春秋两季的气温大约在20°C.

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B)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解析: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放出热量,故A错;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B正确;呼出的白

气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C错;干冰降雨属于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故D错.

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

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B)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解析:雾、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雪是固态

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选B.

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

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C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熔化图像的分析.由(乙)图知,⑴从第5分钟到15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C不变,

所以冰是晶体,且熔点为0°C,故A、B正确;

(2)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故C错误;

(3)冰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C)

刚从水中出来,水烧开时冒出冬季,堆在户外的夏天晾晒的湿

感觉特别冷大量“白气”“雪人”没熔化却变小衣服逐渐变干

ABCD

解析: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

华现象;A项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蒸发吸热);B项“白气〃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项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C)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夏天揭开

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

化现象,故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

现象,故C正确;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

现象,故D

错误.

7.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

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C)

A.蒸发B.熔化C.液化D.凝华

8.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A)

ABCD

解析:水沸腾前,由于上层水温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化而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

同,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