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第三章.pptx
“凡是在词类问题上认真思索过一番的人,都承认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吕叔湘01与词类划分相关的问题02汉语有没有词类03上个世纪50年代(1953----1955)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核心问题是:04汉语有无词类?如何划分词类?05第三章现代汉语词类
高明凯依据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物质外壳”,决然推断“没有词的分类”。汉语词类划分的难题,主要原因:有人曾经为了肯定汉语有词类,搜罗了一些诸如词缀、词头、重叠等和西洋语法进行比附;由于汉语是分析型语言,没有形态变化词类的划分,不是主观强加给语言的,任何语言都有规律,规律充分体现为词语组合中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有无形式标志,并不从根本上影响事物的本质。都是用西洋语法作参照得出的判断
2.划分词类的目的a.方便语法教学b.语法研究的基础c.语法分析的基础……
3.划分词类的标准划分词类通行的标准有三类:形态意义功能3.1形态在有丰富形态变化的语言中,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方法但并非所有的词都有形态变化,英语中少数名词、动词没有数和时体的形态变化,虚词一般没有形态变化形态一般包括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A.构词形态老X:老三老大老张X子:剪子胖子月子X化:绿化美化工业化
01B.构形形态02重叠:把词或语素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03粘附:把具有词尾性质的助词粘附在实词后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04观看观众05观看观看——06观看了——07观看过——08观看着——
3.2意义根据词汇意义(概念义)给词汇分类。缺点:没有普遍性实词有词汇意义,虚词缺乏实际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分类得到的是概念的分类,表示的是词语同思维和世界的关系,并不能反应词语在组合和聚合上的特征。例:突然——忽然迅速——迅即
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现代汉语词典》)表示事物。写: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现代汉语词典》)表示行为动作。战争——打仗突然——忽然经常——常常
2.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分类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分类是划分词类的传统做法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动词:表示行为动作的词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缺点:词的语法意义比较抽象,不容易把握愿望、战争盼望、战斗希望、斗争喜欢、高兴担忧担心意义相近的词可能有不同的用法,意义不同的词可能有相同的用法突然很突然突然事件忽然*很忽然*忽然事件
01理论上可行,操作困难02名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03表示事物的是名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是动词……04语法意义的复杂,表现在语法意义的层面太多
名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名词1“什么”——问事物“什么”所问的事物标记为名词2“怎么样”——问非事物(1)问:你在看什么?答:a.我在看小说。b.我在看打篮球。名词2>名词1主宾语表示事物主宾语表示的事物标记为名词3(2)问:a.什么才是对的?b.怎么样才是对的?(3)问:a.你喜欢什么?b.你喜欢怎么样?名词3>名词2
3.3语法功能普遍有效的分类方法语法功能包括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A.组合能力可以和什么词相组合,不可以和什么词相组合。例:一个观众*都观众两把剪子*不剪子都观看*一个观看不剪除*两个剪除组合能力的不同,体现出词的特性不同
B.造句功能即能够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例:我悄悄地离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正在快速发展。我、离去、衣袖、祖国、我们……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地、的……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