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2803-2017_春玉米籽粒机收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7约1.9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803—2017

春玉米籽粒机收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technicalstandardofspringcornwithmechanicalharvestinggrain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803—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少昆、王立春、王永军、王克如、谢瑞芝、吕艳杰、侯鹏、曹玉军、魏雯雯、

吴杨、边少锋、任军、刘慧涛、卢景忠、郑洪兵、高玉山、罗洋、高洪军、李瑞平。

I

DB22/T2803—2017

春玉米籽粒机收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玉米籽粒机收生产的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烘干、储藏、运输、记

录与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春玉米籽粒机收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17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GB/T21961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

GB/T21962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

GB/T29402.2谷物和豆类储存第2部分:实用建议

NY/T1425东北地区高淀粉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通过机械收获中的田间损失率、收获籽粒的破碎率、杂质率等指标反映机械收获质量。

生理成熟期physiologicalmaturation

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用收获后单位面积落粒量与落穗籽粒量之和占相同面

积测产产量(同等籽粒水分)的百分比来表示。

1

DB22/T2803—2017

收获籽粒样本中玉米茎、叶、花丝、穗轴及其破碎部分和土块等。

3.7

杂质率

impurityrate

每2kg收获籽粒样本中,非籽粒重量所占的百分比。

3.8

田间损失率

fieldlossrate

机械收获后调查样方内落粒与落穗粒重之和占样方籽粒重的百分率。

4播种

4.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且生理成熟后2周~4周内

倒伏率≤5%、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8%的品种。

4.2播种期

5cm地温连续5天≥8℃时为玉米适宜播种期。

4.3种植方式、种植密度

种植行距应与收获机具相匹配,株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在倒伏率≤5%的前提下,种植密度比当地

常规种植密度增加10%。

5田间管理

田间水、肥管理应结合当地实际,应按照NY/T1425执行。

6主要病虫害防治

6.1重点防治玉米螟、茎腐病和穗粒腐。

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3%广灭丹或3%辛硫磷颗粒剂,或白僵菌颗粒剂等灌心,或用5%的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茎腐病和穗粒腐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用5%菌毒清水剂600

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水800倍液喷雾预防茎腐病和穗粒腐病。

7机械收获

7.1机械

在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28%时,进行收获。籽粒含水率以20%~25%为宜。

2

DB22/T2803—2017

田间损失率≤5%,杂质率≤3%;破碎率≤5%。测定方法应按照GB/T21961的规定。

8

烘干

收获后,按表1规定的时间内烘干。烘干技术应按照GB/T21017执行。烘干产品质量应达到GB/T

21017中干燥后成品质量的规定,烘干后的籽粒含水率≤14%。

表1不同含水率的籽粒在不同温度下的安全存放时间

籽粒含水率

%

籽粒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安全存放时间

4~5

10

195

102

63

85

46

26

13

10

54

38

19

10

5

28

16

8

24

13

6

28

16

8

15~16

21

37

4

3

26~27

27

6

4

3

2

9贮藏

烘干后籽粒贮藏和运输应按照GB/T29402.2的规定执行。

10运输

烘干后籽粒运输应按照GB/T29402.2的规定执行。

11记录与档案

将生产过程及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录(机具、种子、化肥、农药、农膜、作业环节时间等),建立

生产档案,按期归档。档案保存时间为3年。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