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800-2017_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评价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ICS65.020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800—2017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评价技术规
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sistanceevaluationofExserohilumturcicum
tofungicides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80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祥辉、王岩、潘洪玉、张艳华、刘金亮、杨正宇、司乃国、许矛。
I
DB22/T2800—2017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敏感基线建立、抗药性评价和待测菌株抗性水平
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和嘧菌酯抗药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2.2
2.3
2.4
玉米大斑病菌
fungusofNortherncornleafblight
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turcicum)。
杀菌剂抗药性resistancetofungicide
对农药敏感的野生型植物病原物个体或群体,由于遗传变异而对药剂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现象。
在未施用过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和嘧菌酯类杀菌剂的地区,采集病样,通过单孢分离纯化获得至少
吡唑醚菌酯标准品(98.5%)、咪鲜胺标准品(98%)、啶菌恶唑标准品(95%),三种杀菌剂
1
DB22/T2800—2017
将杀菌剂标准品用相应的溶剂溶解,并用无菌水稀释,加入到PDA培养基中,制成含有系列质量浓
度的PDA培养基,培养基中溶剂含量应低于0.1%。
3.1.4生长速率法测定
将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直径为5mm灭菌打孔器打成菌饼,置于含有杀菌剂的PDA培养基
平板中,每个培养皿中一个菌饼,另设不含药剂的PDA培养基与只含等量溶剂PDA培养基为对照,于
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d,重复3次。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
3.2计算方法
按公式(1)、(2)计算药剂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毒力回归方程,计算相关
系数和药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按照附录B.1记录试验结果。
D?D1?D2......................................(1)
式中:
D——菌落增长直径
D1——菌落直径
D2——菌饼直径
I?D0?D1?100...................................(2)
I——菌落生长抑制率
利用供试菌株的EC50值制作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确定是否符合正态性分布。若符合正态分布,供
试菌株的EC50平均值作为玉米大斑病对杀菌剂的敏感基线;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出现双峰情况,证明供
试菌株中已出现抗性菌株,应剔除,重新建立敏感基线。
建立待测菌株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判定标准。
2
DB22/T2800—2017
表1待测菌株抗药性水平判定标准
抗性指数RF(供试菌株EC50值/敏感基线的EC50值)
抗性水平
抗性菌株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咪鲜胺
≤5
啶菌恶唑
敏感菌株
低抗菌株
中抗菌株
高抗菌株
≤5
≤5
S
5<RF≤10
10<RF≤40
>40
5<RF≤10
10<RF≤100
100
5<RF≤10
10<RF≤40
>40
LR
MR
HR
注1:S——敏感;
注2:LR——抵抗;
注3:MR——中抗;
注4:HR——高抗。
6待测菌株抗性水平评估
根据待测菌株的EC50值,计算抗药性比值,评价待测菌株的抗药性水平。同时调查菌株采集地的病
害防治的药剂施用历史(见附录B.2)。
3
DB22/T2800—2017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PDA培养基配方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水1L。
4
DB22/T2800—2017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与抗药性测定调查要求
B.1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调查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调查见表B.1。
表B.1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调查表
菌
CK
菌落直径(mm)/抑制率(%)
浓度2浓度3浓度4
线性相
EC50相关系数
株菌落直径
关方程
浓度1
浓度5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