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pdf

发布:2025-04-24约2.68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企业计划H标的实现;

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改善;

为利益分和员工发展提供评判标准。

二、管理范围

公司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分厂、车间及其它同级单位)及各单

位所属员工(各级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

下列人员除外:

公司总裁(由控股公司考核);

试用期员工;

考核期休假、停职愈半数时间以上者;

严重违犯公司规章、制度或违犯国家法律的人员。

营销计划部的绩效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三、方案制定原则

强调考核体系的实效和可操作性,以易于执行为基本设计思路:

不追求精细化,以启动考核实施为目的,在实际过程中逐步完善考核

管理体系。

四、考核原则

(一)公开的原则:考核过程公开化、制度化。

(二)客观性原则:用事实标准说话,切忌带入个人主观因素或

武断猜想。

三()反馈的原则:在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必须反馈给被考核

人,同时听取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的意见,对考核结果存在的问题作

出合理解释或及时修正。

(四)时限性原则:绩效考核反映考核期内被考核人的综合状况,

不溯及本考核期之前的行为,不能以考核期内被考核人部分表现代替

其整体业绩。

(五)逐级负责原则:自下而上,层层逐级考核;谁负责谁评价、

谁执行评价谁。通过绩效考核促进上下级沟通和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

(六)目标导向原则:绩效考核中工作业绩考核的核心是目标考

核,以协商的方式订立各级责任人FI标,实行分级负责。

(七)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的原则。

四、职责划分

(一)考核管理委员会

考核管理委员会承担以下职责:

1、年度最终考核结果的审批;

2、员工考核申诉的最终处理;

3、修订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评估尺度不同而产生的偏差,解决在

绩效评估中考核人与被考核人就考核成绩不能达成一致而产生的投

诉,综合对月度、年终绩效进行考评。

(二)综合管理部

作为考核工作具体组织者和指导者,要负责:

1、制定考核原则、方针和政策;

2、拟定考核制度和考核工作计划:

3、组织协调机关各部门、各分厂的考核工作;

4、进行各项考核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5、对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

6、汇总统计各职能部门、各分厂考核评分结果;

7、协调、处理各级人员关于考核申诉的具体工作;

8、对各职能部门、各分厂月度、年度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9、对考核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指导与处罚;

10、为核心员工建立考核档案,作为奖金发放、工资调整、职务

升降、岗位调动等的依据。

三()各级管理人员

在考核工作中起要作用的是各级管理人员,要负责:

1、负责本部门考核工作的整体组织及监督管理;

2、负责处理本部门关于考核工作的申诉;

3、负责对本部门考核工作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负责帮助本部门员工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

5、负责所属员工的考核评分;

6、负责所属员工的绩效面谈,并帮助员工改进工作。

五、考核程序

绩效考核的过程分为: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实施考核、考核结果

的分析和评定、结果反馈与实施纠正、结果运用。

六、考核类别

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所有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