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2PPT课件.pptx

发布:2025-04-25约4.54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汇报人:xxx

CATALOGUE

01

糖尿病足概述

0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03

糖尿病足的治疗策略

04

糖尿病足的辅助检查与评估

05

糖尿病足的最新研究进展

06

案例分析与临床实践

01

糖尿病足概述

流行病学: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4%-10%,而在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比高达40%-60%。国内数据显示,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为19.5%,60岁以上则上升至35.4%。

02

危害:糖尿病足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其治疗费用高昂,且复发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03

防治现状:目前我国主要参考国际指南,但由于中国糖尿病足具有自身特点,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更适合中国患者的诊治指南。

04

定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01

定义与流行病学

管理策略

对高危足患者应进行定期筛查、健康教育、足部护理指导及多学科协作管理,以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定义

糖尿病高危足是指糖尿病患者未出现足溃疡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无论是否伴有足畸形、周围动脉病变、足溃疡史或截肢(趾)史。

识别标准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踝肱指数、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可识别高危足患者,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足溃疡和截肢风险。

危险因素

包括长期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足部畸形、既往足溃疡或截肢史等。

高危足的概念与识别

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重要病理基础,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足部保护性感觉丧失,易受外伤和感染。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另一重要病理机制,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足部缺血,影响溃疡愈合和感染控制。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足部微环境改变(如高血糖、缺血、神经病变)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感染常由浅表向深层组织蔓延,甚至导致骨髓炎。

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三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足部损伤,最终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血管病变

感染机制

多重因素交互作用

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04

0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神经病变表现与检查

感觉异常

患者常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烧灼感,早期可能仅出现在夜间或休息时,后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病变可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和无力,表现为足弓塌陷、足趾畸形(如锤状趾)以及步态异常。

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汗液分泌减少,严重时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常用检查包括单丝试验、振动觉测试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1

2

3

下肢缺血表现与血管病变检查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休息后缓解,是下肢缺血的典型表现。

静息痛

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仍感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加重,提示缺血程度严重。

血管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技术,评估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感染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等。

微生物培养

通过采集伤口分泌物或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感染病原体及其药物敏感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分级

根据感染的程度和范围,糖尿病足感染可分为轻度(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中度(涉及深层组织,如肌肉、肌腱或关节)和重度(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或骨髓炎)。

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检查可评估感染的范围和深度,若发现骨质破坏、骨髓炎或软组织脓肿,提示感染已累及深层组织。

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与分类

03

糖尿病足的治疗策略

血糖控制

局部伤口处理

抗生素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

严格的血糖管理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通过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定期清创、使用敷料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对于感染性糖尿病足,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和恶化。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截肢风险。

保守治疗与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或血管成形术,恢复下肢血流,改善组织灌注,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无法控制的感染或严重组织坏死的糖尿病足,进行部分或全部截肢手术,以挽救生命和防止感染扩散。

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如球囊扩张、支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