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2893-2018_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4约2.1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150

DB22

B5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893—2018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ureofthebacterialsepticemaof

freshwaterfish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2893—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艳辉、杨炳坤、李改娟、王秀兰、郭军、赵全东、高娜、王文兰、陈丽华、

蒋翠红。

I

DB22/T2893—2018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现场调查、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原鉴定、诊断、预防和

治疗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65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水体中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大小、种苗来源、检疫情况等。

1

DB22/T2893—2018

3.4.1放养鱼种类和密度。

3.4.2饲料的来源、种类、质量及每天投喂饲料的次数和数量。

3.4.3饲料储藏条件和仓库消毒等情况。

3.4.4食场、食台等消毒情况。

3.5发病情况

3.5.1发病时间、种类、死鱼数量、规格,病程长短、死亡高峰等。

3.5.2发病鱼症状和行为上的反应,包括体表症状、体色、游动、吃食等情况。

3.5.3发病塘周围其它塘情况。

3.5.4以往发病史、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4流行特点

4.1流行季节和水温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水温在25℃以上最为严重。

4.2患病鱼年龄、种类

淡水鱼类,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

4.3发病水体

5临床症状

5.1发病早期

肠壁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

5.2发病晚期

体表严重充血、出血,眼睛突出,有的病鱼眼眶、口腔、上下颌甚至头部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

肿,有时有竖鳞症状等。

病鱼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食物;肝脏、肾脏、脾脏肿大,肝脏呈花斑状,脾脏紫黑

色,胆囊肿大,腹膜、肠系膜及实质器官的被膜上有散在性的出血斑点;腹腔内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

色混浊腹水;少数病鱼肌肉充血。

2

DB22/T2893—2018

6病原及鉴定

6.1病原菌及形态特点

6.1.1

病原菌

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等。

6.1.2嗜水气单胞菌的形态特点

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长约0.5μm~1.0μm。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荚膜,

不产生芽孢,兼性厌氧。生长最适pH范围6.5~7.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在普通营养琼脂上

生长良好,形成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圆整、隆起、平滑、半透明的无色或淡黄色菌落,不产生色素,

有特殊芳香气味。菌落大小因培养时间而异,小如针尖,大的直径可达2mm~4mm。

6.2鉴定

选择疑似、鲜活的病鱼,清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对病鱼体表进行擦拭消毒,按常规方法,无菌

取病鱼脾、肝、肾,接种于鉴别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24h观察结果。取符合6.1典型菌落主要

按照GB/T18652要求鉴定。

7诊断

7.1

根据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8.3.2漂白粉20g/m带水清塘消毒。

3

33

鱼种下塘前,用15g/m~20g/m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min~30min;2%~5%食盐水溶液

8.4.2发现鱼体受伤后,应立即全池泼洒水质消毒药物,药物按NY5070、NY5071和SC/T1132规

3

DB22/T2893—2018

投喂鲜活饲料应清洗、消毒。

8.6食场消毒

可采用食场周围泼洒和挂袋的方法,药物按NY5070、NY5071和SC/T1132规定选择和使用。

8.7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