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27约7.4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首先进入月圆轨道Ⅰ,其次进入椭圆着陆轨道Ⅱ,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关于嫦娥四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

2、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距布置三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就可以让地球赤道上任意两位置间实现无线电通讯,现在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1倍。假设将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但仍要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的最小周期约为

A.5小时 B.4小时 C.1小时 D.3小时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在波继续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内,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x=2m处的质点受到的回复力与其位移的关系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5、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在斜面上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和小球落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B.

C. D.

6、关于星系,下述正确的是

A.星系是由宇宙中的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

B.银河系是一种不规则星系

C.银河系中恒星只有少量的几颗

D.太阳处于河外星系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C.当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氧气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每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每个氧气分子的体积为

E.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甲和乙,设乙分子固定不动,现让甲分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乙运动且两分子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甲分子到达r=r0处时,甲、乙分子系统的分子势能最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发生日环食时月球距地球比发生日全食时月球距地球远一些

E.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

9、如图,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接在U=220V交流电源上,定值电阻R0=40Ω,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R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公式为R=Ω,光照强度E的单位为勒克斯(lx)。开始时理想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增大光照强度E,发现理想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B.理想电压表V2、V3的示数都减小

C.光照强度的增加量约为7.5lx

D.在增大光照强度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是宇宙空间中某处孤立天体系统的示意图,位于点的一个中心天体有两颗环绕卫星,卫星质量远远小于中心天体质量,且不考虑两卫星间的万有引力。甲卫星绕点做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乙卫星绕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半长轴为、半短轴为,甲、乙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两卫星的运动轨迹共面且交于两点。某时刻甲卫星在处,乙卫星在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卫星的周期相等

B.甲、乙两卫星各自经过处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乙卫星经过处时速度相同

D.甲、乙各自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之比为1:3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设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