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三严练习题库.docx
三基三严练习题库
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
1.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D、变质、渗出、增生
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症区白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通常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变质是指局部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增生是指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炎症局部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可发生增生。A选项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只是变质的一部分;B选项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属于渗出的表现;C选项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是炎症的局部表现;E选项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症区白细胞浸润是炎症的全身反应和局部浸润表现,均不是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
2.在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
B、IgA
C、IgE
D、IgG
E、IgD
正确答案:D
3.孕妇最易并发的贫血是()
A、恶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孕期由于生理变化,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是孕妇最易并发的贫血类型。恶性贫血多由内因子缺乏等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复杂,并非孕期最易并发;溶血性贫血多有特殊病因如血型不合等;巨幼细胞贫血主要与叶酸、维生素B??缺乏有关,但相对缺铁性贫血在孕期发生率稍低。
4.《传染病防治法》发布时间为()
A、1989年2月21日
B、1998年6月9日
C、2004年12月1日
D、2013年6月29日
E、2020年1月29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日起施行。所以答案选A。
5.护士在制订计划中列出“3d内患者自觉腹胀症状减轻,这是()
A、护理诊断
B、护理措施
C、护理目标
D、护理评价
E、护理实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是护理目标,是期望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健康状态改变,这里明确指出3d内患者自觉腹胀症状减轻,符合护理目标的定义。
6.成人颅高压的主要X线征象是()
A、头颅增大
B、囟门增宽
C、颅缝分离
D、脑回压迹增多
E、蝶鞍萎缩脱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成人颅高压时,由于颅内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蝶鞍骨质吸收,表现为蝶鞍萎缩脱钙。头颅增大、囟门增宽、颅缝分离多见于婴幼儿颅高压。脑回压迹增多可见于多种情况,并非成人颅高压的主要X线征象。
7.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CO2和NOx
B、CO2和O3
C、NO2和CO
D、HC和CFC
E、NOx和SO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所以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NOx和SO2。
8.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用来维持体温的能量占总量的()
A、0.4
B、0.5
C、0.3
D、70%
E、0.6
正确答案:B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积极预防,科学处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条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所以该题答案选A。
10.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四类,所以答案是E,以上都是。
11.普萘洛尔禁用于()()
A、高血压
B、心肌梗死
C、甲状腺危象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变异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普萘洛尔阻断冠状动脉β?受体,使冠脉收缩,血流减少,故禁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室上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危象等情况在特定条件下可合理使用普萘洛尔。
12.张力性气胸进行急救时首选的治疗方式是()
A、胸带固定
B、镇静止痛
C、排气减压
D、手术治疗
E、抗生素治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张力性气胸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急救时应立即排气减压,降低胸腔内压力,挽救生命。手术治疗一般不是首选的急救方式;胸带固定主要用于肋骨骨折等;镇静止痛不是首要处理;抗生素治疗主要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