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解剖学部分名词解释.pdf

发布:2025-04-27约9.3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系统解剖学

1、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

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

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肺门:肺的内侧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

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

3、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

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4、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

腔隙,,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

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5、肋膈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半环形间隙,即使在

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间,是直立位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腔积液首积聚

于此。

6、三角:位于底粘膜面,由两输尿管口与内口所围成的三角形区

7、肝门:肝脏面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

支、神经、淋巴管出入。

8、齿状线:位于内面,是由肛瓣和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

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静脉回流、淋巴以

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

9、Calot三角:是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肝固

有动脉右支和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0、腹膜:是贴附于腹、盆壁内面、膈下面和腹盆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

膜,可分为脏、壁两层,具有分泌、吸收、防御、修复、保护和支持作用。

11、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左侧连

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部分称肝胃韧带,内有胃左、右血管、胃左、右淋、

神经和淋巴管等,右侧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

内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走行。

12、:是从管深环至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其内主要有

、动脉、蔓状静脉丛、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

自皮下环以下,外被三层被膜(外筋膜、提睾肌、内筋膜)。

13、冠状窦:位于内,由心大静脉延续而成,以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

它收纳心壁的绝大部分静脉血,它的属支主要有心大、中、小静脉。

14、心包:为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锥体形纤维浆膜囊,分内、外两层,

外层为纤维性心包,内层为浆膜性心包,浆膜性心包又分脏、壁两层,壁层贴附

于纤维性心包内面,脏层贴附于心和大血管根部的表面,两层之间形成潜在间隙

为心包腔,心包的功能为减少心脏跳动时的摩擦,防止心过度扩张以保持血容量

相对恒定,还可有效防止邻近部位的波及心。

15、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内有感受

器,当血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变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16、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

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

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7、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

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

18、静脉角:在胸锁关节后方,由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