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高密度电法预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附件1.docx
1
在产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高密度电法预警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产企业污染源头防控中高密度电法在线监测环境风险预警技术的技术设计、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监测成果储存的要求与技术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化工厂区等在产企业环境下的污染物泄漏监测与预警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50548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标准
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密度电阻率法electricalresistivitytomography
一种通过多电极组合自动测量地下介质导电性差异的阵列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3.2
污染土电阻率contaminatedsoilresistivity
受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盐分等)影响的土壤导电特性,反映离子迁移能力及污染物-土壤相互作用。
3.3
预警阈值earlywarningthreshold
基于历史数据、理论模型或专家经验设定的监测指标临界值,需动态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业务需求。
3.4
污染风险预警pollutionriskwarning
污染风险预警是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3.5
泄漏监测leakmonitoring
泄漏监测是通过传感器技术(如激光气体检测、光纤分布式传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及人工巡检,对工业设施(如储罐、管道)中有害物质(化学品、油气)的非受控释放进行识别、定位和量化,以防止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
2
3.6
时移电阻率数据反演time-lapseresistivitydatainversion
一种基于多次重复测量的动态地球物理成像技术,通过对比不同时间节点(t1、t2、……,tn)获取的电阻率数据集,利用反演算法(如最小二乘法、贝叶斯反演或差异反演)重建地下介质电阻率时空演化模型,定量表征因环境变化(如污染物迁移、地下水动态、土壤盐渍化)或人为干预(如修复工程、注水驱油)引起的地下介质电性参数变化过程。
3.7
时移电阻率差异值time-lapseresistivitydifference
在不同的时间点(t1、t2、……,tn)测量同一材料或地质体的电阻率时,所得到的电阻率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用于监测和分析材料或地质体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例如在环境监测、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研究中。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B:供电电极距,单位为m。I:供电电流,单位为mA。
K:装置系数,单位为m。
MN:测量电极距,单位为m。ρ:电阻率,单位为Ω·m。
ΔU:电位差,单位为mV。
5总则
5.1应用范围
高密度电法在线监测和预警技术主要用于在产企业(含化工、石化、制药、冶炼等行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针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泄漏的实时在线监测及预警,适用于以下情况:
——地下储罐区、生产装置区、管廊管线等高风险泄漏源及周边区域;——企业厂界区域内地下水下游敏感区域;
——已识别污染源及污染迁移扩散范围。5.2应用条件
宜开展高密度电法在线监测和预警工作的条件主要有:
——目标区域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电阻率差异,能够引起可测量的异常,此电测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分辨出来;
——场地应具备稳定的供电条件和数据传输网络环境;
——测区周围15m范围内无大功率电气设备及高压输电线。
注:大功率电器设备指额定功率超过50kW及以上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00kW的电弧炉、大型压缩机,容量超过100kVA的变压器,或者单个设备工作电流持续超过50A(380V电压工业电压供电)。
5.3应用目标
5.3.1核心监测目标
高密度电法在线监测和预警技术旨在实现以下核心监测目标:
——实时监测企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