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3约2.0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22

4105

安阳市地方标准

DB4105/T249—2025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2025-04-17发布2025-05-17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5/T249—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滑县农业农村局、汤阴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贠超、郜峰、韩勇、杨春玲、薛志伟、刘国涛、周其军、董军红、赵爱连、路坤、赵丽萍、王磊、裴利娜、王昌国、王守军、赵本五、张文花、时玉、王东。

DB4105/T249—2025

1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的施肥、整地、播种、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还田后地块的小麦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609有机物料腐熟剂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41/T125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4105/T197冬小麦晚播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DB41/T125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秸秆还田

在玉米收获后或收获时,选用适宜的机械与装置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抛撒覆盖于地表并及时翻埋的技术。

[来源:DB41/T1251-2016,3.1]3.2

秸秆腐熟剂

能够加速秸秆腐熟、分解的一类微生物制剂。

4玉米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后,选用适宜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符合DB41/T1251的规定。

5施肥

DB4105/T249—2025

2

5.1配方施肥,合理增施氮肥和锌肥。磷肥、钾肥和锌肥全部底施,氮肥中50%底施,50%在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

5.2玉米秸秆还田后、耕地前每667m2均匀撒施有效菌量为1万亿~10万亿的秸秆腐熟剂。肥料施用符合NY/T496的要求,秸秆腐熟剂符合GB20287或NY609的要求。

6整地

肥料和秸秆腐熟剂撒施完毕,用带镇压器的旋耕机旋耕2~3遍,旋耕深度≥15cm。每旋耕2~3年的地块,深耕1次,翻耕深度为25cm~35cm。耕后耙细压实。

7播种

7.1品种

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7.2播种期

适宜播种时间10月8日~10月15日。

7.3播种量

每667m2播种量10kg~15kg。高肥力、早茬地播量宜小,整地质量差、中低肥力、中晚茬地播量宜大。迟于适宜播期的晚播地块,延迟每3d,播种量每667m2增加0.5kg。

7.4播种方式

机械均匀条播,播后镇压抹平,播种深度3cm~5cm。

8浇水

8.1出苗水

播种期土壤墒情不足时,整地前浇水造墒,或播后浇出苗水。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8.2越冬水

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左右,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块浇水。

8.3返青拔节水

2月下旬至3月下旬,结合追肥,适时浇水。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1d~2d进行灌溉。

8.4扬花灌浆水

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

9病虫草害防治

DB4105/T249—2025

3

9.1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按照DB4105/T197的规定执行。

9.2一喷三防

扬花期至灌浆期,每667m2施用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20mL~35mL加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g~4g加磷酸二氢钾100g~150g等,兑水30kg喷雾,防病虫害、防早衰、防干热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