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优化2》教学设计.docx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优化2》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优化2》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
亲爱的高二同学们,咱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是《流程优化2》这一课,这可是咱们通用技术课里非常有实用性的内容哦!??通过这节课,我们将会一起学习如何让一个流程变得更加高效、更加顺畅。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堂有趣的课程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流程优化实践,提升学生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技能。
2.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意识,学会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流程创新和改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精神。
4.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确定流程优化的关键因素: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识别影响流程效率的关键因素。例如,通过分析生产流水线上的瓶颈环节,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哪些环节是决定整体效率的关键点。
-应用优化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应用流程图、时间序列分析等工具来优化流程。举例来说,通过绘制流程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流程中的每一步,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2.教学难点:
-复杂流程的分析:面对复杂的流程,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把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流程,例如,如何识别并处理流程中的交叉依赖关系。
-优化方案的评估:学生在提出优化方案后,需要学会如何评估这些方案的有效性。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评估标准,比如成本效益分析、时间节约评估等。
-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难点。学生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这要求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通用技术》教材,特别是涉及流程优化的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流程图模板、案例分析视频以及流程优化工具的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流程优化模型,如流水线模型,供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并确保实验操作台整洁,以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工厂的流水线总是那么高效,而有些却总是拥堵?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学习如何优化流程,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流程图吗?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对流程进行优化。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首先,我会详细讲解流程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效率、成本、质量等因素。
-然后,我会介绍几种常见的流程优化方法,如重新排列任务顺序、合并或分解任务、引入自动化工具等。
-举例说明:
-通过展示实际工厂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流程优化的效果。
-例如,展示一个原本需要30分钟完成的组装流程,通过优化后只需要15分钟,提高了50%的效率。
-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简化的流程图,尝试提出优化的方案。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优化方案,并说明理由。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分发包含不同环节的流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优化任务。
-学生需要分析流程中的瓶颈,提出改进措施,并重新绘制优化后的流程图。
-教师指导:
-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特别有创意的优化方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案例分析(约15分钟)
-展示一个真实的流程优化案例,如某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前后的对比。
-分析案例中使用的优化方法和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小组合作(约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存在的流程,如学校图书馆借阅流程、餐厅点餐流程等。
-每组需要分析流程的各个环节,找出可以优化的地方,并设计一个优化方案。
-最后,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流程优化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流程,尝试进行优化,并撰写一份优化报告。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流程优化案例库:收集并整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流程优化案例,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