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1 身边的危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发布:2025-04-25约3.8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身边的危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4.1身边的危险》为内容,紧密围绕课本,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安全意识。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问题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身边环境;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安全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身边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识别日常生活中潜在危险的方法,并能进行初步的评估。

2.安全应对策略的学习:强调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危险情境,学习并运用正确的应对策略。

难点:

1.理解复杂危险情境:对于复杂或多变的危险情境,学生可能难以准确理解和评估。

2.安全行为的习惯养成: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需要长期培养和持续实践。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识别危险。

2.采用模拟练习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安全应对策略。

3.设立安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练习安全行为,培养习惯。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安全警示标志图片、模拟安全演练道具。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安全教育网站。

3.信息化资源:安全知识视频、在线安全测试系统。

4.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掌握的安全常识,如交通规则、火灾逃生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分析常见身边危险因素,如电器、交通、食品、自然灾害等。

b.详细讲解每种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

-举例说明:

a.通过具体案例,如电器短路、交通事故等,说明危险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b.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安全风险,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互动探究:

a.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预防身边的危险。

b.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家庭安全检查清单。

b.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清单,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指导:

a.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b.针对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安全演练(约20分钟)

-实地考察:

a.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出口等。

b.教师讲解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

a.学生分组,模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演练。

b.教师观察并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点评和指导。

6.布置作业(约2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显著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如电器、交通、食品、自然灾害等,并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难、触电自救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3.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的危险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4.合作与沟通能力提升: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实践操作能力提高: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演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6.习惯养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7.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讨论问题,激发了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安全问题。

8.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9.家校共育: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共同检查家庭安全隐患,提高了家庭安全水平。

10.社会责任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