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③第1~3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反映了
A.多样性和包容性B.统一性和一致性
C.传统性和保守性D.独立性和排他性
2.下表为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据表中信息推测,甲处最可能是
时期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
甲08510
乙15701
丙17142
丁246322
A.史前B.先秦C.魏晋南北朝D.明清
3.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长安来
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些现象
A.表明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B.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推动了区域间文化融合统一D.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4.清末,知识精英认为应该用普通、专门两分的观念思考学术生产流程。如《劝学篇》认为办学堂前者贵
在“人人能解”;后者旨在“求博求精,不必人人为之”,令绝大多数人“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
任由少数“好古研精”者从事“专门著述之学”。此举旨在
A.扩大政治变革的社会舆论浪潮B.破除社会上层的特权地位
C.应对中西思想难以兼顾的困局D.理性分析中体西用的弊端
5.如图展示的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
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从中可见该石雕
人首飞牛石雕(局部)
A.是国王权力的象征B.表明了人民尚武的传统
C.受公牛崇拜的影响D.汇聚了多元文化的要素
6.阿拉伯炼金术是公元7世纪出现的一种炼金方法,它借鉴了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并改进了金属纯化、
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后来,阿拉伯的炼金术著作传入欧洲,
被欧洲的化学家视为经典。材料可用来说明,阿拉伯帝国是
A.希腊化时代的典型代表B.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西亚最早最繁荣的帝国D.近代科技革命的发源地
7.中世纪时,基督教教士、僧侣被教导“只有进行誊抄,上帝才宽赦他们的罪恶。”他们负责对古典
作家手稿进行誊写、校对,因此掌握了书籍的制造与收藏权。这一现象表明他们
A.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B.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C.拥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D.推动古典文化的传承发展
8.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组织学者创造朝鲜拼音文字-谚文,并编成《训民正音》,以教导百姓发音识
字。朝鲜大儒崔万里上书世宗大王,表示“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另做文字者,唯
蒙古、日本、西蕃之类······今作谚文,是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谚文在朝鲜遭到反对是因
为
A.士大夫竭力维护文化垄断地位B.中华文化主导了朝鲜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