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编制说明.pdf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
《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编制组
二〇二五年四月
一、项目背景
(一)任务来源
2019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
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按照《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生
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量
在多个地区已超过预期,厨余垃圾处理已成为当前继续推动生活垃
圾分类工作的重要一环。2024年2月,国务院发布《加快构建废弃物
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
升废弃油脂等厨余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2024年10月,国
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提
出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目标,健全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
制度、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
系等重点任务。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4部门发布《关于
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温室气
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和报告指南等重点任务。
基于上述要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碳减排方向的重点支持领域,
其中的厨余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是又一关键问题,故急需探索
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并研究其温室气体排放问
题。核算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及
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有
关规定,经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由成都环投
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联合牵头编制《厨余垃圾处理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团体标准。
(二)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制定编制组
202411
年月,根据《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编
制要求,由成都环投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相
关专家成立标准制定编制组。
2.初步调研阶段
2024年12月,进入初步调研阶段,标准制定编制组前期以资料
调研的方式,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资料进行大纲设计,经分
析讨论、资料整理、汇总,形成标准立项文件。
3.立项评审阶段
2025年1月13日,标准项目召开立项评审会,邀请来自中国环
境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民航科学技术
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5位专家开展标准立项技
术审核。
4.征求意见阶段
2025年4月,标准制定编制组根据立项评审会专家意见修改立
项文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一)标准编写规则
GB/T1.1-20201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二)标准修订的意义分析
1.制定《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推进各类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
峰碳中和。生活垃圾处理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垃圾分类工
作的推进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础。随着我国全面推进生活
垃圾分类工作,厨余垃圾收运处理量不断提升,厨余垃圾已成为生
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板块,其处理、管理更是关系着降碳减污、
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效。然而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繁复多
样,厨余处理处理技术多样、设施运行情况差异较大,现有核算方
法无法全面涵盖各类典型处理技术,提供参数的完整度和适用性都
有所欠缺。
本标准旨在建立覆盖厨余垃圾处理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指南,梳理低碳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路径,推动厨余垃圾处理的
节能降碳和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科学系统的核算标准与技术路线,
规范行业操作,为政策制定和技术推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理论
依据。《厨余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制定实施对推动
“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