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模式及见水特征研究.pptx

发布:2025-04-26约小于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模式及见水特征研究;水平井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中,能够扩大油藏渗流面积,降低井筒周围压降,从而延长无水采油期,增大无水采油量。但在水平井开发边底水油藏过程中,又表现出了以下几类问题:

(1)水平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迅速,含水上升规律难于把握;

(2)初始见水点和后期产水段预测困难,控水堵水措施目的性不强;

(3)水平井开发不同时期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挖潜方向不明确;

(4)部分水平井产能与理想产能相差较大的原因不清。;;a(x,y)点产生的势;一、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渗流理论;模型采用63×31×25的网格系统:

I方向:63×10m=630m;

J方向:31×10m=310m;

K方向:20×2m+5×6m=70m;

水平井布置在模型的正中间。;见水时刻水脊形态示意图;(4)10个射孔眼;;2、实验设计创新点;初始时刻;对于近井地带,取r=0.003m,则=2.91×10-4m/s

可以判断模型内流动符合达西渗流模式,能够代表实际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对见水规律的影响—临界级差;;投产段渗透率分布为4:1:2时,由于前两段级差大于临界级差,中部低渗段始终没有被动用,水脊先后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突破,相应的,含水曲线上便出现了一个”台阶”;当投产段渗透率分布为4:2:1时,相邻两段的级差均小于临界级差,三段全部被动用,但各自见水时间不同,于是产生了先后两个台阶。可见,水平井投产段平面非均质性对水平井的动用范围及含水上升规律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际水平井台阶式”含水上升规律;1、运用三种技术手段相互验证,提出均质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中部见水”的观点;

2、根据三维可视化实验现象,提出了均质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中部见水-沿井扩展-全井水淹-翼部抬升”的水淹模式;

3、在平面非均质底水油藏中,沿水平井井筒的渗透率分布存在一定级差时,相对低的渗透率储层原油不被驱替动用,且渗透率级差只在相邻的井段间产生影响;

4、提出了平面非均质底水油藏中“台阶式”的含水率上升模式。;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