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一中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一中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可谓精彩而丰富。
我们徜徉在一幅幅新奇而美妙的民俗风情画卷里,感受着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彩的地域文化。鲁迅的《社戏》,带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虽然戏台上的戏十分热闹,但那皎洁月光下的一路玩耍、一路情谊才是迅哥儿真正怀念的。贺敬之的《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展现了陕北特色的景观与人情,语言质朴,情感热烈。刘成章的那场“安塞腰鼓”则击打得充满力量,震①人心,使人____。
我们也通过一篇篇古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陶渊明以亦真亦幻、精妙凝练的笔触,创造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世外桃源”。柳宗元被贬永州,流连于自然胜境排解心中积郁,于是有了备受推崇的“永州八记”。
我们还诵读了《诗经》,学习了比兴手法,体会了细腻真挚的古人的美好情感,感受了重章叠句的先秦古诗韵律之美。
(1)(1分)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áng
B.cháng
C.chàng
D.chuǎng
(2)(1分)在文中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焊
B.旱
C.憾
D.撼
(3)(2分)文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平气和
B.惊心动魄
C.叹为观止
D.无人问津
(4)(2分)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体会了古人细腻真挚的美好情感,感受了先秦古诗重章叠句的韵律之美。
B.体会了细腻真挚的古人的美好情感,感受了先秦古诗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
C.感受了细腻真挚的古人的美好情感,体会了先秦古诗重章叠句的韵律之美。
D.体会了古人细腻真挚的美好情感,感受了重章叠句的先秦古诗韵律之美。
2.(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影视作品佳作频现,搭建起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传播矩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在从各个领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国内外观众铺展开一幅幅瑰丽画卷。
①不独古画,科普中医药知识、讲述中医故事的网络纪录片《国医有方》
②探访特色民居、展现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凝固的诗?探秘中国民居之美》
③文化节目《书画里的中国》精心细致又充满想象力地向观众介绍名画背后的文化典故与传统技艺,还以画为媒介关联起北京众多文化地标,展现古都风采
④中国古画作为颇具标识度的艺术瑰宝,获得了影视作品全方位的生动反映
⑤以及聚焦非遗技艺,介绍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的《海派百工(第二季)》等
A.③④①②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③①②⑤ D.③②⑤④①
3.(2分)你的父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活中的一切都应以个人喜好和舒适省力为出发点,像用水、用电、买衣服之类的根本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也没有必要节约。下列用于劝说的话语,最得体的是()
A.爸妈,感谢你们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环境好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所以,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一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吧!
B.“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即使是花自己家的钱,浪费也是让人鄙视的行为。所以,还是让我们一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吧!
C.爸妈,你们太老土了吧!现在低碳生活才是最时尚的生活理念,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出去这么说可是要让人笑话的。
D.爸妈,不选择低碳生活的方式就是在残害我们的地球,这样会导致各种动植物的灭亡,也会让我们人类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这简直就是在犯罪啊!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4.(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渭川田家①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④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①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渭水畔的原野。②墟落:村落。③雉雊(gòu):野鸡鸣叫。④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1)(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作为全诗总背景。
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三、四句写景,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2)(2分)结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