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医疗知识培训.ppt
上次课主要内容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室早心动过速室上速和室速1
提问!窦性停搏较长时间无P波,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通常大于正常PP间距的2倍以上。或P与QRS均不出现(双结病变)常有逸搏或逸搏心律2
提问!室早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NRT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示意图4
房室结折返——心电图特点心室率快速而匀齐,150-250次/分QRS波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存在差传、束支阻滞可增宽变形可见逆行P波,常重叠于QRS内或终末部R-P<70ms双径路现象:跳跃,延长50ms食道调搏或心内电生理5
室上速和室速的鉴别QRS形态QRS的匀齐性基础病和发作时的血液动力学特殊情况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和心室夺获6
不典型室速——房室分离7
室性心动过速——夺获和融合8
心室夺获和融合波9
第四部分心律失常2
CardiacArrhythmia10
心律失常的主要内容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早搏)心动过速(室上速和室速)扑动和颤动传导异常(阻滞、干扰脱节和预激)逸搏11
第五节扑动和颤动心肌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伴传导障碍心房或心室内多发微折返所致心房扑动和颤动心室扑动和颤动12
心房扑动和颤动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心肌病、甲亢、酒精中毒及各种导致心房扩大疾病等。临床特征:症状取决于心室率、持续时间和个体耐受力。心率快时可有心慌、胸闷,可诱发心绞痛、心衰。13
房扑(atrialflutter)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一致的锯齿样F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频率为250-350次/分。Ⅱ、Ⅲ、aVF和V1导联最清楚。心室律规则,QRS形态正常。传导比例不恒定或有文氏传导可不规则,出现差传、束支阻滞QRS宽大畸形。14
心房扑动心电图15
心房扑动心电图16
房颤(atrialfibrillation)心电图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纤颤波),频率为350-600次/分。以V1导联最明显。心室率绝对不规则,QRS波形态正常。出现差传、束支阻滞QRS宽大畸形。17
心房颤动心电图18
心房颤动心电图19
房颤伴预激心室率非常快,大多在2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规则QRS波群宽窄不一临床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20
房颤伴预激21
房颤伴三度22
心房颤动心房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可引起心排血量降低,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塞)。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抗凝力度。射频消融术23
房扑和房颤的鉴别?F波的形态和频率QRS的匀齐性和频率24
心室扑动与颤动形成机制: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异位激动落在易损期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血压;可迅速死亡抢救措施:电除颤25
心室扑动与颤动心电图室扑:心电图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室颤:心跳停止前的征象。心电图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26
心室扑动与颤动心电图27
心室扑动与颤动致死性心律失常,多为临终前表现,积极快速地进行抢救!!!争分夺秒28
心律失常的主要内容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早搏)心动过速(室上速和室速)扑动和颤动传导异常(阻滞、干扰脱节和预激)逸搏29
第六节心脏传导异常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4030
心脏传导异常主要内容传导阻滞(病理性)干扰脱节(生理性)预激综合征31
心脏传导阻滞分类根据部位窦房、房内、房室、室内根据阻滞程度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传导中断三度:完全中断二度又分为莫氏I型和II型文氏现象32
窦房传导阻滞SAB心电图不能确定I和Ⅲ度窦房传导阻滞二度(心房和心室漏搏)心电图特点莫氏I型(文氏型):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但长PP间期短于2倍基本PP间期莫氏II型:长PP为短PP的倍数窦房阻滞后可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33
二度I型窦房阻滞34
二度II型窦房阻滞35
窦房阻滞与谁鉴别窦性停搏36
Let’sHaveaRest37
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部位:房室结、希氏束、束支。阻滞部位越低,潜在起搏点稳定性越差,危险性越大。按程度分为三度,心电图均可诊断一度AVB二度AVB三度AVB38
一度AVB心房激动都能传至心室,PR延长>0.20s。心率没有明显改变时,PR延长超过0.04sQRS形态和时限多正常39
二度AVB心电图上表现为部分P波后无QRS波,有以下几种类型:MobitzI型(文氏现象)MobitzII型高度AVB40
二度I型AVB心电图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漏掉QRS波群,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