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523-2023_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020.20
CCSB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523—2023
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cessingandstorageoftigernutseeds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523—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设计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牟忠生、刘佳遥、魏尊苗、程艳、王占海、许方达。
I
DB22/T3523—2023
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的程序,规定了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管理阶段的操作指示,
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4407.2—2008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T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2046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注:茎叶丛生,分蘖力强,茎三棱形,由叶片包裹而成,单叶互生,叶片狭长,主要通过地下块茎进行繁殖,块茎
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具节和鳞片,芽端鳞片细密,少数植株开花,极少结实。
4
1
DB22/T3523—2023
图1
油莎豆种子加工与贮藏流程图示
5
收获后的油莎豆种子选用适宜机电一体化初选设备一次性完成种子风选、重力选,去掉沙土、石子
机械干燥:种子初选后,用机电一体化种子烘干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30℃~35℃,使种
子含水率低于13%。
自然晾晒:晾晒时注意翻动,种堆的厚度小于20cm,每4h~6h翻动一次,防止种堆受
热发霉,直至种子含水率达到低于13%。
经干燥处理后的初选油莎豆种子,选用机电一体化精选设备进行精选处理,去掉瘪粒、黑心、空心、
虫蚀等坏种及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粒形整齐一致。
2
DB22/T3523—2023
质量要求
发芽前,种子常温清水浸泡24h,种子发芽率按GB/T3543.4表1中花生发芽技术规定进行测
定。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应符合GB4407.2—2008中表3花生的规定,油莎豆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的
要求。
表1
油莎豆种子质量要求
纯度
不低于
99.0%
96.0%
净度
发芽率
不低于
水分
作物名称
油莎豆
种子类别
不低于
不高于
原种
99.0%
80%
13.0%
大田用种
包装
种子包装袋材料应防潮、透气、抗湿、清洁、无毒。包装流程可选用自动化设备一次性完成称量计
数、装袋、封口、贴标签。标签内容及制作应符合GB20464规定。
6
贮藏管理
条件
油莎豆种子宜采用低温贮藏法,贮藏在低温冷库中,冷库要有温度和湿度显示仪器,贮藏温度为
15℃~-10℃,相对湿度低于45%,贮藏区需要保持油莎豆种子间隙、通风,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以
降低仓内温、湿度。贮藏时间不超过10个月为宜。
种子应按照品种区分存放,袋装呈“非”字型、“半非”字型,距地面高度≥20cm,距屋顶≥
油莎豆种子入库后标明堆号、品种、种子批号、种子数量、产地、生产日期、入库时间、种子水分、
净度、发芽率、纯度。
入库后半月内每3天检查一次,之后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保持种子温度在15℃~-10℃。
贮藏期间对种子进行定期抽检,检查其发芽率及含水量,高温季节低温冷库种子应半月检测一次。
3
DB22/T3523—2023
检查时分上、中、下三层随机抽检,仓库内外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防虫,可采用在油莎豆上登记的
化学药剂防治害虫。
7
记录与档案
对加工与贮藏的每个环节及时、准确、详尽记录,并建立和健全生产档案,及时归档。档案至少保
存5年,做到可追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