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检查重点.pptx

发布:2025-04-23约2.5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检查重点

汇报人:

目录

01

检查的法规依据

02

检查的主要内容

03

检查的流程和方法

04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

05

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

检查的法规依据

01

国家法律法规

0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03

《职业病防治法》

该法律规定了对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的健康保护措施,以及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处理。

02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预防措施。

04

《消防法》

《消防法》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防火安全。

行业标准规范

MSDS提供了化学品的危险性、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关键信息,是检查的重要依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检查单位是否制定并定期演练针对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与演练

依据相关法规,检查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安全。

危险化学品储存规范

01

02

03

检查的主要内容

02

安全生产条件

设施设备安全

检查危险化学品单位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防爆、防泄漏等。

应急预案与培训

评估企业是否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应急预案与演练

企业需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响应、疏散路线、救援措施等关键要素。

制定应急预案

0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演练计划

02

演练结束后,应进行评估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演练后的评估与反馈

03

确保有足够的应急资源,如消防器材、防护装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应急资源的准备

04

危化品储存管理

对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危化品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危险反应。

储存条件的严格控制

确保危化品储存区域与其他设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

储存区域的安全隔离

人员培训与资质

检查员工是否接受过专业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专业培训情况

核实所有操作危险化学品的员工是否持有有效的安全操作证书,以及证书是否定期更新。

资质证书管理

评估员工对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应急处置能力

检查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教育

检查的流程和方法

03

初步审查

检查单位是否持有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经营、生产、储存许可证。

审查许可证件

01、

审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相关法规要求。

评估安全管理体系

02、

现场检查

检查现场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员工和访客的安全。

检查安全标识

检查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泄漏处理设备是否齐全有效,以及应急演练记录。

评估应急设施

审查现场操作规程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员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审查操作规程

抽样检测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抽样计划,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确定抽样计划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化学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分析检测结果

依据化学品特性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按照既定计划,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现场抽样,确保样本的随机性。

实施现场抽样

问题整改跟踪

整改计划的制定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整改进度的监控

通过定期检查和报告制度,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

04

常见问题类型

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无法有效指导日常操作。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知识和应急措施掌握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员工安全培训不足

检查发现部分单位的储存设施和防护设备老化或损坏,未及时维修或更换。

设施设备老化或损坏

处理措施与建议

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意识不足问题,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安全操作技能。

加强安全培训

01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应急预案不完善问题,应制定或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应对。

完善应急预案

02

违规处罚与责任追究

处罚措施

依据相关法规,对违规单位处以罚款、停产整顿,严重者吊销许可证。

责任追究

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相关管理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整改要求

违规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接受复查。

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

05

事故预防措施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应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