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项目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识别与防治.pptx

发布:2025-04-26约1.1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内容:水稻细菌性条班病识别与防治教学重点:症状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教学难点:症状识别、发生规律课前预习内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什么类型病害稻瘟病在水稻哪个时期危害,主要危害部位?。细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能危害,主要危害叶片。

四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一)症状识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主要危害叶片,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叶片均可受害。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条斑,后迅速在叶脉间扩展,变为黄褐色的细条斑,其上分泌出许多蜜黄色菌脓,排列成行,干燥后不易脱落;发病后期,病叶成片枯黄,似火烧状。严重时,稻株矮缩,叶片卷曲。

暗绿至黄褐色条斑小珠状菌浓排列成行

细菌性条斑病症状

2025/4/26

田间危害情况2025/4/2672025/4/262025/4/26

与白叶枯病相区别:多从气孔侵入,病斑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发生;病斑为短而细的窄条斑,对光观察呈半透明、水渍状;病斑上菌脓多,颗粒小,色深,干燥后不易脱落。

苍溪职中农学名师工作室内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部位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任何部位病斑形状条斑窄细条斑病斑大小条斑长可达叶基,宽达整个叶片3—5mm×0.5—1mm病斑颜色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粳稻)黄褐至枯白色迎光透视病斑不透明半透明菌脓颜色与形态蜜黄色、球状蜜黄色、露珠状菌脓大小较大较小菌脓数量较少较多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症状比较

(二)病原特征为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革兰式染色阴性。菌体杆状,单生,亦有形成双链,但不成串。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稍凸出,蜜黄色而发亮,带黏性。

(三)发病规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规律与水稻白叶枯病基本相同。越冬:在病谷和病草中越冬,成为下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侵入途径:主从气孔,也可由机动细胞侵入。传播:菌浓借风、雨、露等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暴风雨或洪涝后易流行。长期深灌、偏施或迟施氮肥发病严重。

(四)综合防治1.严格检疫,防止调运带菌种子远距离传播。严格禁止病种调运,现场进行产地检疫,确证无病后方可调运。对南繁稻种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就应严格封锁病区,彻底烧毁清除。2.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耐)病水稻品种。②及时处理病稻草。水稻收割后及时烧毁病稻草。③加强肥水管理。施用石灰50kg/亩作基肥或追肥,浸水翻耕,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配合磷、钾肥施用。忌灌深水、漫灌、串灌。

3.化学防治秧田与本田发现发病中心,或暴风雨、洪涝之后应及时施药;药剂:噻菌铜、噻森铜、氯溴异氰尿酸、枯草芽孢杆菌;也可在五叶期和水稻移栽前5天,加水稀释喷雾;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