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及对策.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浅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及对策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浅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全面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及其对策,分析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前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风险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旨在揭示风险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及其应对策略,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全文分为六个章节,分别对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章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1.1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1)风险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风险规避行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商业社会,风险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古代人们通过祭祀、占卜等方式来预测和规避风险,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风险管理的前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的概念逐渐从简单的规避行为转变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
(2)20世纪初,风险管理开始在企业中得到重视。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建立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措施来降低企业风险。这一时期,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的是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随着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的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风险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涉及到供应链、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多个方面。在这一时期,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1)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其概念起源于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认识和处理。根据美国风险管理协会(ORM)的定义,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事件的过程。以2017年为例,全球企业风险损失总额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财产损失、责任损失和运营中断等风险占据了主要部分。例如,美国某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在2013年因数据泄露事件导致约4000万美元的损失,这一事件突显了数据安全风险在当今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2)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四个方面。风险识别是指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应对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策略。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则是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企业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以某金融机构为例,其在2018年通过引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功降低了信用风险损失,实现了风险敞口的显著下降。
(3)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持续关注风险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风险、网络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多变。例如,2019年全球约有5000起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约6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企业应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同时,风险管理也需与企业战略、文化、组织结构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一套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某跨国企业为例,其在2020年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3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1)风险管理的原则是确保企业能够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时,保持稳健的运营和持续的发展。这些原则包括全面性、前瞻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全面性要求企业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前瞻性强调风险管理应预见未来的风险趋势,系统性则要求将风险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相结合,动态性意味着风险管理应随时间变化而调整,可操作性确保风险管理措施能够被执行,经济性则要求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该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时,遵循了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