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全面风险评估与对策.ppt
5工程项目实施的风险控制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贯穿于项目控制(进度、成本、质量、合同控制等)的全过程中,是项目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影响项目实施的最终结果。加强风险的预控和预警工作。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以抗可能发生的风险。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这是降低损失,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对已发生和还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损失。5工程项目实施的风险控制中国工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工行的年报显示,2004年工行集团(包括中国工商银行、8个海外分行、3个子银行和2个控股机构)实现经营利润746亿元,比上年增加111亿元,增长17.4%。境内一级分行全部实现盈利,境外机构实现经营利润1.7亿美元。资产经营利润率和资本经营利润率达到1.36%和44.74%,分别比上年提高0.1和8.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工行盈利能力提升较快。2004年,工行的收益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营业净收入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利息净收入1131亿元,其他营业收入135.41亿元。其他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8.34%提高到10.69%。与此同时,工行的收入渠道也正从传统的客户贷款向非信贷渠道逐步拓展。其中中间业务收入1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92%提高到9.71%。年报显示,截至2004年底,工行集团总资产达56705.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14.01亿元,增长7.41%。各项贷款余额37052.74亿元,增加3123.37亿元,增长9.21%,比上年少增783.17亿元,保持适度增长。虽然经营业绩良好,然而,2004年,工行集团的利润总额仅为29.2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69亿元,却仍远远低于建行与中行的502.16亿元、346亿元的利润总额。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国有银行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数字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更能说明当前经营业绩的是拨备及消化历史包袱前的经营利润。因为,国有银行历史上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需要核销,而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下,其不良资产损失准备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冲销不良资产,所以,在过去几年中,国有银行几乎把全部的利润都用于消化历史包袱。事实上,在2004年,工行加大了呆账准备的提取力度,较上年增加158.70亿元。年报还披露,2004年,工商银行实现不良资产余额和比率的双下降,不良资产余额下降424亿元,不良资产率降至14.32%,比上年下降1.87个百分点。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71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8.99%,下降2.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该行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1.57%。事实上,不良贷款率的数字有可能直线下降。2005年4月22日,国家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并保留财政部原在工商银行的1240亿元人民币(约150亿美元)的资本金,用于改善资本结构。注资后,工行各项所有者权益项目都将进行调整,不良资产结构要进行重组,并将按市场化方式处置现有的不良资产。可以预见,6月底,财务重组完成后,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必然会有大的改善。关于未公布2004年底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工商银行表示,该行正按新的资本充足率测算办法重新测算资本充足率,现经银监会批准,暂缓披露2004年资本充足率,并将在2005年公布中期报表时一并公布资本充足率状况。1-3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业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内涵】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对全部风险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面的组织措施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风险归类01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企业影响最大的风险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03风险分析是将辨识出的风险放进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这些风险物化的多重情境分析和统计特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方式02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三个步骤2企业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来源1环境风险2影响经营模式变动的不确定性3过程风险4决策所需
信息风险5影响经营模式实施的不确定性影响做出价值创造决策所需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