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PAGE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理解:
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4.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5.常见力的估测:
①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②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N③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④一个苹果约2N⑤一只羊约500N⑥物理课本约3N⑦一只母鸡约20N
6.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
7.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⑤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
(1)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注: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达到某一数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了,这个值叫弹性限度)。
(2)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物体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分子表面张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3)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例如: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①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②弹簧的伸长是指弹簧长度的变化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才可以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
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
①利用铅垂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
②还可以测桌面是否水平。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提高物体稳度的方法:
①是降低物体的重心
②是增大物体的支撑面积?
6.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1)概念: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符号:①重力:G②质量:m
(3)单位:①重力:N②质量: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