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882—2021_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20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882—2021
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882—202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江县错海林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逊克县新立林场、庆安县林
业工作总站、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管理事务服务
中心、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丰收林场、哈尔滨市呼兰区黄土山林场、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
理局、五常市冲河林场、桦南县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金辉、邢少博、梁国爽、白恩姬、赵晟阳、刘玉平、施汉钰、曹昊、付静、
于宏远、宋欣蔚、刘炳旭、谢冬梅、冯丹、代文栋、王培强、张连生、李雪巍。
I
DB23/T2882—2021
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杉灵芝(GanodermatsugaeMurr.)林下栽培的栽培地选择、原料选择、菌种选择、
菌种培养、林下栽培、采收、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松杉灵芝林下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选择生态良好,海拔600m以下,坡度≤20°,郁闭度0.6~0.8,腐殖土厚≥20cm。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水质量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麦麸、米糠、玉米面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质量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贮存在
选择长白山野生松杉灵芝,经系统选育的优良菌株。菌丝浓白、健壮、绒毛状、无角变、色泽一致,
菌丝背面外观无暗斑、无明显色素沉着。菌种质量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1
DB23/T2882—2021
6菌种培养
6.1母种制备
制备PDA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基质量应符合NY/T528的规定。接菌后24℃~26℃培养室暗光
培养至菌丝长满。
6.2原种制备
培养基配方:木屑80%、麦麸15%、豆粉3%、石膏1%、石灰1%。按比例加水拌匀,用石灰将
pH值调至6.5~7.5,含水量55%~60%,水质量应符合GB5749的规定。装袋机装袋,菌袋质量应符
合GB9687的规定,用窝口机窝好袋口后插入接菌棒,袋口向下装入菌筐,100℃灭菌8h~10h或121℃
灭菌2h~3h,冷却后无菌条件下按1:10比例接种母种,培养室暗光培养至菌丝长满。
6.3栽培种制备
6.3.1木屑栽培袋
培养基配方:木屑80%、麦麸18%、石膏1%、石灰1%。按比例加水拌匀,用石灰将pH值调至
6.5~7.5,含水量55%~60%。装袋机装袋,窝口机窝好袋口后插入接菌棒,菌袋口向下装入菌筐,100℃
灭菌8h~10h或121℃灭菌2h~3h,冷却后无菌条件下按1:50比例接种原种,用无菌海绵封口,
培养室暗光培养至菌丝长满。
6.3.2木段栽培袋
将直径1cm~2cm枝条截成20cm长木段(干木段需浸泡4h~6h后沥干表面),用玻璃丝绳打
捆,打捆直径15cm~20cm。菌袋可定制规格,菌袋质量应符合GB9687的规定,装袋后用玻璃丝绳
封住袋口,菌袋口向上装入菌筐,100℃灭菌8h~10h或121℃灭菌2h~3h,冷却后无菌条件下按1:
50比例接种原种,培养室暗光培养至菌丝长满。
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养菌初期温度控制在24℃~26℃,7d后温度降至20℃~
24℃,并检查菌丝萌发及杂菌污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及时挑出。15d后每日通风30min。
菌袋表面长满菌丝后,继续培养20d~30d,温度控制在18℃~20℃,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在40%~50%。
待木屑栽培袋菌丝连接紧密并产生部分红褐色菌皮,木段栽培袋菌木轻压有弹性、松软,劈开菌木
其基部呈浅黄色,表示菌袋彻底成熟。
2
DB23/T2882—2021
5月下旬,选择晴朗天气将菌袋运至林下出芝场地,菌袋移入林下前,清理栽培场地附近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