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测试中的系统测量误差分析.pdf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天线测试中的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胡旭腾
石家庄诺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天线测试作为天线制造及安装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测试其工作频率、辐射方向性等。通信领域中天线是
其重要构成部分,依托对无线电波的接收及发送来传输信号。为了保障天线性能与正常工作,应重视天线测试。
但实际上,天线测试很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使测试产生误差,鉴于此,技术人员通过对误差性质的分析,
制定针对性地优化及修正方案,为提高天线参数测量的精准度与可靠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天线测试;误差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71
0引言进行分配所要求的本振信号。为了让测试更加灵敏,
减少由天线测试到接收设备的输入端口这一过程中的
天线测试作为天线制造及安装的中心环节,主要
电缆损耗量,这一系统利用如下的变频形式:中频以
包括测试其工作频率、辐射方向性等。通过天线测试
及本振的分配单元在其中的联合85320A/B混频装置中,
能在保障通信质量的同时提高系统性能,而往往在测
这样可以组构成接收信号的下变频以及分配部分,接
量工作中,受到测试实施场地、天线结构误差因素等
收信号这样就可以由最初的下变频转换成中频(8.33
影响,导致电参数产生误差,所以要最大限度减少误
兆赫兹),这样电缆就能将其中频传输到分析设备相
差,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应的信号输入端,以此完成测量任务。
1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1.1系统概述
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是当前国际上相对先进的
系统软件,其具有H11选件,系统中频宽带为100赫
兹IF,中频能够达到8.33兆赫兹,系统接收设备的动
态范围为110分贝,灵敏度是-134分贝毫瓦。对比
HP85301B系统89分贝的动态范围与-113分贝毫瓦的
灵敏度,均超过21分贝。PNA主要借助Windows2000
系统实现对网络分析平台各项功能的更新,首先在数
据处理上大幅提高兼容性,其次整体运行更加稳定。
现阶段,这一测量系统的适用场景是于远场条件下对
天线增益的测量。
1.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1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组构简化框图
系统的组构框图如下图所示。网络分析装置在这
1.3测量误差分析
一系统的使用功能是高性能接收设备。又因为系统拥
1.3.1地面外来反射误差
有的选件是H11,所以信号接收不仅与之前相比的灵敏
外来反射误差:外来反射误差=0.3分贝。
度更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动态接受范围,也
1.3.2标准增益误差
正因为如此和天线测试之间的适配性优良。针对微波
标准增益误差:标准增益误差=0.25分贝。
信号源(E8247C)而言,一方面为远端发射源予以所
1.3.3合成失配误差
要求的本振信号,另一方面针对接收端能够予以本振
收稿日期:2024年04月24日
作者简介: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