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检验前凝血、溶血原因分析及措施分析.pdf

发布:2025-04-23约1.06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检验前凝血、溶血原因分析及措施

分析

姬静王维维(通讯作者)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检验前凝血、溶血原因及措施。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以2023年1月设为

开始录入样本时间,以2023年12月作为截止研究时间;样本源自医院;以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作为样本类型,

共计200份,以2023年1月—2023年6月未行凝血、溶血处理,设为A组,样本数量(n)100份,以2023年7

月—2023年12月行凝血、溶血综合处理,设为B组,对血标本检验前凝血、溶血原因进行分析。比较指标:标

本不合格率、凝血、溶血不合格标本、凝血指标。结果静脉通畅程度差、标本量不足、标本运送中振荡、止血

带绷扎时间超过3min、采血前用力拍打或挤压穿刺位置、采血中使用两种采血工具、标本和抗凝剂均匀晃动时振

荡剧烈,均为常见原因。比较A组vsB组,标本不合格率,后者较低;凝血、溶血不合格标本率,B组相对较低;

凝血指标:APTT、PT、FIB,均B组>A组;TT,B组<A组,均(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检验前,

凝血、溶血原因众多,故需完善相关操作,加强质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检验前;凝血;溶血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252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检验时,送检之前的比(n):A组/B组=38/42;年龄比(岁):A组vsB

血液保存情况和血液检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故组=(49~76)vs(50~77),平均年龄比(岁):A

[1]

血液质量控制为血液检验整个环节不能缺少的一环。组vsB组=(62.43±2.28)vs(62.38±2.23);受教

但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血标本检验工作时,存在血标本育程度比较:高中及以下比(n):A组vsB组=34/36,

重新采血的情况,归根结底,和检验前出现错误操作专科比(n):A组vsB组=39/41,本科及以上比(n):

致使血标本出现凝血、溶血情况,造成血液样本质量A组vsB组=27/23;疾病类型比较:冠心病比(n):A

较差,不利于后期开展治疗。为此应针对此类情况产组vsB组=22/23,心律失常比(n):A组vsB组=26/27,

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基于此,研究时间心肌病比(n):A组vsB组=18/19,先天性心脏病比

选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心血管病患者(n):A组vsB组=21/19,其他比(n):A组vsB组

血标本(共计n=200份),分析血标本检验前凝血、=13/12。经过对比,未见具体差异(P>0.05),具备

溶血原因、措施,报道如下。对比价值。参与研究人员知情研究,同意入组。研究

1资料与方法在不违背医学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实施。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无资料缺失;(2)心血管病患

样本及其来源: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医院;以

者;(3)无检查禁忌;(4)均接受生化、血常规、

2023年1月设为样本起始收录时间,以2023年12月

凝血项目等检验。

作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