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MO试题及成绩的统计分析.pdf
关于CMO试题及成绩的统计分析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⑴,数学思想的培养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
视。从公元前600年以前的数学萌芽期,到现代数学时期,数学思想的演
变、发展经历了20多个世纪的变迁,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内容也发展
的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现代数学时期,数学竞赛对于数学发展的贡献是巨
大的。由于人与人的数学能力的差异容易辨别,所以数学竞赛就像体育竞
技一样,有了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并几乎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数学界、教
育界、心理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数学竞赛对近几十年来我
国数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竞赛试题能很大程度上锻炼
一个人的数学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所以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也
越来越多,全国的数学竞赛也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CMO之所以是髄中阶
段最为重要的数学竞赛之一,不仅是因为CMO的试题新颖别致,内容覆盖
面广,能体现现代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选拔出优秀人才,
而且早些年参加CMO的获奖选手还可以被保送到全国一流的名牌大学。同
时,通过层层选拔考试并且由CMO最终进入中国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可以参
加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⑴,而MO是世界上影响和规模最大的中学生数
学学科竞赛活动,能在IMO中薪露头角,那都是中学生所梦寐以求
的。IMO自1959年第一届幵办以来,至今已经举行了53届,其中中国正
式参加IMO比赛一共有27届,而中国队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一共有17
届,占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并且我们的参赛选手还囊括了其中多数的
“奥数”金牌,中国炉然成了“金牌大国”。这在国际上而言,是一个
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彰显了华夏儿女的卓越数学才智以及我国中学数学教
育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这对鞭策和鼓舞青少年学好数学,起到了很大的促
进作用。
…………
1.2研究意义
关于CMO试题及成绩的统计分析,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
实践意义的选题。它既符合数学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符合我
国中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要求。把CMO试题及成绩作为研究对象,既参照
了CMO本身的特点,又符合现代数学时期的发展需要;既拓展和深化了
数学奥林匹克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又促进了数学奥林匹克学科的发
展。从CMO试题本身的特点看,CMO是一种“前沿数学”,它的试题具有
灵活性、适应性、科学性,能提高学生的灵活度与技巧度,能促进学生创
造性思维的训练,并且它的试题不断推陈出新,别具风格,思维方式新
颖,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及新结果,并将前沿结果初等
化,将古典问题高等化;CMO是一种“中间数学”,它介于初等数学与高
等数学之间,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竞赛,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对于初等数学
知识的掌握情况,使自己的初等数学知识得到延伸与拓展,从而提高自己
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接触一些高等数学的方法
和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锻炼他们的数学才智,从而有利于以后对
于高等数学的学习;CMO是一种“教育数学”,它既是现代数学的普及教
育、较高层次的基础教存,又是生动活拔的业余教宵、开发智力的素质教
育,它既是有教宵目的的数学,又是在竞赛教育中逐步形成的教宵数学,
它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的内容的科学性以及问题
解法的灵活性使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CMO是一种“艺术数学”,
它将趣味性的陈述融入现代化的内容,将独创性的技巧融入普遍性的问
题,独到地展现了数学的魅力。
…….
第2章预备知识
2.1数学奥林匹克简介
在我国,“数学竞赛”与“数学奥林匹克”是同一个概念,至于
“竞赛数学”、“奥林匹克数学”、“奥数”,其内容也是一样的,都是
在数学竞赛大纲下的标准化处理,只是在总体上多了一个“教程”的性
质。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由单一到全面、由小到大的过程,
度过了花开花落、枯木逢春及登上顶峰三个时期。1956年,受到前苏联
的影响,新中国在四个城市——京、津、沪、汉举办了第一次数学竞赛,
主持这一竞赛的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时的竞赛规模小,仅限于大城
市。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数学竞赛断断续续地进行了近10年,也只是
零零散散地举办过6届。这期间,由以华罗庚为主体的很多数学教育家及
优秀教师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