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2735—2020_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4-27约2.5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23

ICS65.020.20

B38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2021-01-02实施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2735-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民、马军韬、邓凌韦、赵文生、宋显东、张丽艳、王春荣、胡亚军、王永

力、张齐凤、高洪儒、张君、王南博、任洋。

I

DB23/T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的术语与定义、环境条件、技术流程、评价标准和技术

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资源、品种(系)等材料对穗颈瘟抗性的人工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97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3257-2018稻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内离体叶片鉴定技术规程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穗颈瘟和枝梗瘟

穗颈瘟是稻瘟病的一种形式,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初期为暗褐色小斑点,后逐步呈环状或

上下扩展,因品种不同,病部分别呈现黄褐色、褐色或黑褐色。早期发病大多形成全白穗或局部白穗,

谷粒瘟是稻瘟病的一种形式,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早期发病,病斑呈椭圆形,较大,中央灰白色,

以后可逐渐扩展至整个谷粒,造成灰白色至暗灰色瘪粒。后期发病,多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斑点,褐色

至红褐色,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

能够侵染水稻植株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1

DB23/T2735-2020

用医用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接种体注射进水稻植株体内的接种方法。

3.6

3.7

3.8

对照品种

在人工接种鉴定时以全感水稻品种为对照。

抗病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病情指数

一种评价植物病害发生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包括植物病害的发病率与严重度。其中,发病率是指感

病样本数占调查总样本数的百分率,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

由轻到重划分出若干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3.9

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和待测水稻材料。

3.10

产量损失率

一种评价植物受逆性条件影响后产量损失程度的指标,包括未发病植株产量和发病植株产量。以穗

为单位,产量损失率计算公式为:

A?(B?C)/B?100%...........................(1)

4

环境条件

鉴定时的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规定;农

田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

选择易发病环境条件的较为中间的整块田块,有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在鉴定圃内种植对照和待

测材料。依据水稻材料的数量,在鉴定圃内布局若干个小区,小区内种植待测水稻材料,小区设置为2

行区,行距为30cm,株距为12cm,每行15蔸,单本插秧。根据试验目的,设置重复。

水稻种植全过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有利于稻瘟病发病的条件。不带药移栽,偏重施用氮肥

(一般情况下比生产用氮肥增加30%左右),生长过程中可防虫、除草,但不能施用任何杀菌剂。在水

稻生长的中后期,若发生倒伏,需及时地搭建竹架。

2

DB23/T2735-2020

5.3接种鉴定

5.3.1接种体制备

将稻瘟病菌接种在燕麦片番茄汁琼脂培养基上,于25℃-27℃条件下培养5d-7d,用无菌水轻轻洗

下菌丝(菌丝团要小)和分生孢子,将其悬浮液均匀涂于另一新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基要适当硬一些),

每皿约400μl,超净工作台中吹干。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约35-40h至培养基表面长出一层稀疏的气

生菌丝体。向菌落上加少量无菌水,用棉签轻轻擦去表面的气生菌丝,并用水将培养基表面的菌丝和分

生孢子清洗干净,待培养基表面晾干后罩上2层纱布,用皮筋绑好,于25℃光照条件下培养至有大量

分生孢子产生。从培养基上洗下分生孢子,离心(3000转/min),弃上清,沉淀下的分生孢子用0.025%

吐温20水溶液悬浮,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2×10个孢子/mL,可用混合菌株或单个

5

菌株,供接种使用。

5.3.2接种方法

在水稻始穗期(稻穗抽出1/3左右)用医用注射器将合格的孢子悬浮液注入水稻穗苞中下部,接种

量为1mL/穗,依据试验所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