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2581-2020_兴安杜鹃组培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4-25约2.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

DB23

B61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81—2020

兴安杜鹃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581—2020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安岭昌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美溪林

业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林口县青山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丹、舒钰、杨晶、赵学丽、马盈、温爱亭、马龙军、唐仲秋、刘会锋、李琪、

孙峰巍、王建康、赵威、端木繁义、曲虹。

I

DB23/T2581—2020

兴安杜鹃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兴安杜鹃(RhododendrondauricumL.)组培育苗技术的外植体采集制作、培养条件、

培养基配制、组织培养、炼苗移栽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兴安杜鹃组培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306—2013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3外植体采集制作

3.1采集

5月末至7月末的晴天,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做采集母树,剪取当年生未木质化枝条水培备用,长

度20cm~30cm为宜。

将枝条剪成带1个~2个腋芽的幼嫩茎段,长度2cm~3cm,去掉下端叶片,顶端叶片保留1/2。

4培养条件

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3℃,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光照强度为27μmol?m?s~

-2-1

36μmol?m,光照时间为12h/d。

-2-1

?s

诱导分化培养基配方;1/4MS+GA3(1.0mg/L)+I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

pH=5.4。MS培养基配方参见NY/T2306—2013中附录F.1。

1

DB23/T2581—2020

5.1.2继代增殖培养基

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1/4MS+6-BA(1.0mg/L)+IBA(0.5mg/L)+蔗糖30g/L+琼脂7.0g/L,pH=

5.4。

5.1.3生根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配方:1/4MS+IBA(1.0mg/L)+GA3(0.5mg/L)+蔗糖30g/L+琼脂7.0g/L,pH=5.4。

5.2培养基制备

将蒸馏水、基本培养基、蔗糖、琼脂混合加热溶解,再加入生长调节剂(IBA、6-BA、GA3),调节

pH值,分装入水洗干燥后的培养瓶中,封口。生长调节剂配制方法参见NY/T2306—2013中附录H。

5.3培养基灭菌

瓶装培养基应在10h内完成高压灭菌,压力0.105MPa、温度121℃、灭菌20min。

5.4培养基保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入接种室,常温条件下7d内使用,2℃~4℃条件下15d内使用。培养基应保存

于洁净环境中,避光和防尘。

6组织培养

6.1外植体消毒

用75%的酒精灭菌15s~30s,无菌水冲洗3次。

6.1.3次氯酸钠处理

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经酒精处理的外植体,浸泡过程中不断轻摇培养瓶,浸泡10min~15min

后倒出次氯酸钠溶液,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5次。

外植体经过消毒,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去掉两端损害部分,放入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放3

个~4个外植体,盖上瓶盖儿,标注日期。

将消毒好的茎段接种到5.1.1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待分化成高1.5cm~3cm的不定芽时进行继代增殖

将不定芽接种到5.1.2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待分化为3cm~5cm高的丛生芽时进行生根培养。

2

DB23/T2581—2020

选取生长健壮的丛生芽,接种到5.1.3生根培养基上,待丛生芽基部长出3条~5条主根且有二级

根出现时即可进行炼苗移栽。

7炼苗移栽

7.1炼苗

将培养瓶放置在散色光的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5℃±3℃,封口培养3d。

7.2移栽

7.2.1基质准备

将泥炭土+珍珠岩按1:1比例混合好装入育苗容器中,育苗容器宜选用高为8cm、口径为8cm的营

养钵,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灭菌后备用。

7.2.2洗苗

取出已生二级根的组培苗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根部培养基。

7.2.3移栽

将洗净的组培苗移栽至已备好的营养钵中,保持根系舒展,幼苗直立,基质覆盖至组培苗基部,稍

压实。

7.3管理

7.3.1温度

苗期温度控制在18℃~28℃。宜用遮光度30%~50%的遮荫网控制小拱棚内温度,当温度过高时,

可适时通风降温。

7.3.2空气湿度

采用薄膜小拱棚保持空气湿度在70%~80%,当第一片新叶完全展开时,可逐渐打开薄膜降低湿度;

30d后完全打开薄膜,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