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政策PPT教学课件.pptx
【知识目标】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和工具。
3.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和工具。
4.了解货币的创造过程。
【技能目标】
1.掌握货币乘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机制。;【思政目标】
1.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阐述,学生加强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自
豪感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自信心。
2.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学习,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施财政政策、稳定经济运行方面的优越性,增强对“四个自信”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认知。;疫情应对: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
2020年,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从2020—2021年累计3次降低货币准备金率,多次降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多措并举保市场主体,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特别是连续发布实施了减税降费政策,仅2020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下,财政政策安排中央预算资金、新增专项债券、部分特别国债用于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其中,仅2020年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6.5%,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就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而言,经济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不是好现象。为了使国家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政府需要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地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资料来源:经济形势报告网);;认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任务一:认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认知财政政策;任务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所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
①税收: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工具。
根据课税对象,税种分三大体系: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
商品税:营业税、关税、增值税等。
财产税:房产税、土地税、遗产税等。
②公债: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券和地方政府的债券。;2.财政支出;3.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工具;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回升和充分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
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因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我国政府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政府投入4万亿刺激总需求。
“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
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
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
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
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
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国家发改委详解“4万亿”投资构成;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新一轮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实施该项改革将会减少2009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
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实行单边征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降低住房交易税收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当经济进入繁荣状态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的稳定。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