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1608-2012_牛病毒性腹泻_粘膜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_吉林省.docx
ICS65.020.30
B41
DB22
备案号:35742-2013
吉
林
省地方
标
准
DB22/T1608—201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荧光
RT-PCR检测方法
Methodofthereal-timeRT-PCRforthedetectionof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
disease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160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庆峰、王伟利、吴连鹏、王玮琳、肖成蕊、蔡阳、宋战昀、孟日增。
I
DB22/T1608—201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BVDV)荧光
RT-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缩略语
荧光RT-PCR: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e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采用TaqMan方法,比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最保守的核苷酸序列,设计
特异性引物和特异性的荧光双标记探针进行配对。探针5端标记FAM荧光素为报告荧光基团(用R表示),
3端标记TAMRA荧光素为淬灭荧光基团(用Q表示),它在近距离内能吸收5端荧光基因发出的荧光信号。
PCR反应进入退火阶段时,引物和探针同时与目的基因片段结合,此时探针上R基团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
基因所吸收,仪器检测不到荧光信号;而反应进行到延伸阶段时,Taq酶的5到3的外切核酸酶功能将
探针降解。这样探针上的R基团游离出来,所发出的荧光不再为Q所吸收而被检测仪所接收。随着PCR反
应的循环进行,PCR产物与荧光信号的增长呈现对应关系。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所有试剂均用无RNA
酶的容器分装。
1
DB22/T1608—2012
5.1.1水:配制方法见附录A.1。
5.1.2Catrimox-14(Cat-14)。
5.1.3酚。
5.1.4三氯甲烷。
5.1.5柠檬酸钠。
5.1.6正丁醇。
5.1.7乙酸钠。
5.1.8乙醇。
5.1.9异丙醇(-20℃预冷)。
5.1.10其他试剂:AMV反转录酶(5U/μL)、RnaseInhibitor(40U/μL)、10×AMVRTPCRbuffer、MgCL2(25
mM)、dNTPMixture(各10mM)、EX-Taq酶(5U/μL)。
5.1.11引物:根据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国际标准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
上游引物5-CCATGCCCTTAGTAGGACTAGCA-3,下游引物5-AACCACTGACGACTACCCTGTACT-3,TaqMan探
针(FAM)5-CCATCCAACGAACTCACCACTGTTGC-3(TAMRA)均配制成20umol/L,-20℃保存。
5.2对照样品的制备
5.2.1阳性对照样品由指定单位提供或下列方法制备: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国际标准毒株按10%接
种原代牛睾丸细胞,于37℃吸附1h后加入维持液(见附录A.2),37℃培养,待CPE达到70%时
收获病毒悬液,冻融2次~3次,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5.2.2阴性对照样品由指定单位提供或下列方法制备:将生长良好的原代睾丸细胞,冻融2次-3次,
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6.1荧光PCR检测仪。
6.2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最高可达13000r/min)。
6.6二氧化碳培养箱。
7.1.1组织样品:包括肠粘膜刮取物、肾、肝、肺、淋巴结、脾、胸腺。取2g-5g组织样品切成小
块,加5mL-15mL预冷的Hanks平衡盐溶液匀浆2min,制成悬液,4℃5000r/min离心取150μL
上清液加入1mLCat-14振荡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