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复习资料.pdf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根底》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如
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mechanisms)、平安性评价(safty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I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根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
第二章毒理学根本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
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鼠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
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效应(toxic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到达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
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损害作用(adverse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
环境应激的反响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
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
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
(2)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创造)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力强,脑、神经再生能力弱)
靶器官(target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特点:
檐一种毒物可以有几个靶器官,不同的毒物可以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器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可能不同。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
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