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措施.pptx
防控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措施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健康问题。正确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本次讲解将提供全面的防护知识,帮助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作者:
呼吸道感染概述定义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影响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常见类型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流行情况全球每年约有数十亿人次呼吸道感染。我国冬春季是高发期,儿童和老人是主要受害者。
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性病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细菌性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病原体真菌支原体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的病原体可传播给周围人。传播距离通常在1-2米内。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病原体通过黏膜进入人体。空气传播某些病原体可在飞沫蒸发后形成飞沫核,悬浮在空气中并随气流移动,造成远距离传播。
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合并慢性病,感染后并发症风险高。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集体活动多,易感染且易交叉传播。慢性病患者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抵抗力弱,病情容易加重。孕妇免疫系统变化,呼吸系统负担增加,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个人防护措施(一):口罩佩戴选择合适口罩普通环境:医用外科口罩;高风险环境:N95/KN95口罩;特殊场景:防护面罩。正确佩戴方法金属条在上方,紧贴鼻梁,完全覆盖口鼻,调整松紧,确保密合无缝隙。佩戴时间与更换一般不超过4小时,受潮或污染后立即更换,不要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个人防护措施(二):手部卫生湿润双手流动水下润湿双手涂抹肥皂使用足量肥皂或洗手液揉搓20秒七步洗手法,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尖冲洗干净流动水彻底冲洗正确擦干使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
个人防护措施(三):咳嗽礼仪1用纸巾遮挡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完全覆盖口鼻,使用后立即丢入有盖垃圾桶。2肘部遮挡没有纸巾时,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不要用手直接遮挡。3及时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4避免人群感到不适时,尽量远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口罩保护他人。
个人防护措施(四):保持社交距离保持1米以上距离与他人交流时保持至少1米距离,疫情严重时建议1.5-2米。避免人群聚集减少参加大型聚会,选择开放通风良好的场所。减少直接接触避免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采用点头、招手等无接触问候方式。非必要不外出疫情严重时,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选择线上办公和学习。
个人防护措施(五):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心态,减轻压力充足睡眠成人每天7-8小时,儿童更多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均衡饮食多样化食物,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
环境卫生措施(一):通风换气良好通风是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的有效方法。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多人共处时,应增加通风频次。使用空调时也要保持定期换气。
环境卫生措施(二):消毒消毒剂类型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物体表面、地面500-1000mg/L浓度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75%酒精小物件表面擦拭或喷洒远离火源,避免吸入过氧化氢物体表面3%浓度溶液避光保存,防止皮肤接触紫外线灯空气和表面30-60分钟照射无人时使用,避免直接照射
环境卫生措施(三):清洁高频接触表面门把手、开关、水龙头、电梯按钮等处应每日多次清洁消毒。使用消毒湿巾或消毒液擦拭。日常清洁先清洁再消毒,清除可见污垢后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卫生间清洁马桶、水龙头等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冲水前盖上马桶盖,减少气溶胶扩散。垃圾处理使用带盖垃圾桶,垃圾袋密封后丢弃。每天及时清理垃圾,避免病原体滋生。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80%流感疫苗有效率对健康成人的保护效果90%肺炎疫苗保护率预防严重肺炎球菌感染98%接种覆盖率目标高危人群接种目标60%社区接种率可显著降低社区传播风险
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识别早期症状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出现时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症状明显或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遵医嘱治疗按医生建议完成全程治疗,不擅自用药充分休息恢复治疗期间保持充分休息,促进身体康复
学校防控措施晨检制度入校测温,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建立缺勤登记和追踪系统。环境管理教室定时通风,课桌保持适当距离。公共区域定期消毒,尤其是把手、水龙头等高接触表面。健康教育开展手部卫生、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工作场所防控措施入口健康监测测温、健康码查验、记录异常情况工位管理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面对面会议管理控制时长,保持通风,优先线上环境消毒定期清洁,重点部位重点消毒员工培训防护知识普及,应急预案演练
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公共场所是呼吸道感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