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思考.docx

发布:2025-04-25约6.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思考

[摘要]应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专业认同感等。为此,充分挖掘“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整合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期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首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新农科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教高厅〔2020〕20号);2023年度云南省高等教育121工程专项“应用生物科学B类专业建设”(云财教〔2023〕159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5)08-0042-04[收稿日期]2023-1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已逐渐在各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服务专业的情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3]。

一、“生物化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和应用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对生命现象最为基础、最为深入的分子水平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规律,从分子水平角度阐明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近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是在大二开设的,此时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目前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后续的专业学习有何作用,是学生最没有方向和最容易焦虑的时期。因此,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人文教育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专业认同感,使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七大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的代谢途径,科学家的故事,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课程相关学科前沿成果等,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高度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深刻理解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和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看待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实现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三、“生物化学”思政元素的挖掘

作为专业课教师,应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形势与时事热点、专业领域内重点关注的问题,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素材不断补充到课程案例库中,并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执行[4-5]。

1.爱国主义。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介绍我国众多生物化学家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辉事迹以及其对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做出的贡献,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