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10 大食物观.pptx
2025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10大食物观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背景
2.十大食物观的核心内容
3.十大食物观的具体实践
4.国际粮食安全合作
5.十大食物观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
6.十大食物观与乡村振兴战略
7.十大食物观与可持续发展
01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背景
粮食安全形势与挑战全球粮食危机全球约8.2亿人面临饥饿,其中约6.9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全球粮食危机加剧,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约束等因素影响,粮食供应面临严峻挑战。粮食浪费现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被浪费,相当于全球每年生产粮食的四分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粮食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其中约40%的粮食损失发生在收获后。粮食安全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台风等,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战略背景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和我国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等多重压力,我国提出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旨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粮食产能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战略措施战略措施包括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强化粮食安全法治保障等,全面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意义保障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促进发展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稳定粮食供应,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稳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02十大食物观的核心内容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营养全面食物多样可以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减少营养缺乏症的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健康生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研究表明,长期均衡饮食的人群患慢性病的风险可降低30%以上。饮食习惯培养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根据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推广科学膳食模式作为重要任务。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在粮食生产中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我国已有约20%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绿色发展是改善这一状况的关键。资源节约生态优先要求在粮食生产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等技术,可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达30%以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追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享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我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
粮食安全,数量质量并重产能提升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求稳定粮食产能。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人均占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品质优化粮食质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粮食品质稳步提升,优质粮食比例逐年增加,目前优质粮食比例已达到40%以上。供需平衡粮食安全还要求粮食供求平衡。我国通过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在粮食市场波动时,能够及时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节约减损,绿色生产减少浪费粮食浪费是全球性难题,我国每年粮食浪费量达350亿斤。推广节约减损措施,如优化储存和运输,可减少粮食损耗,提高粮食利用效率。绿色发展绿色生产是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有机农业等,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粮食节约减损和绿色生产的重要动力。例如,智能农业技术可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水资源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发展。
03十大食物观的具体实践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结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的20%,但优质农产品比例仍有提升空间。提升效率改革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将提高10%以上,单位面积产出显著提升。创新驱动改革强调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加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基因改良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基因,提高作物抗病性和产量。我国已成功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耐